首页 >> 正文

福建国企紧抓机遇开拓市场蓝海
2019-02-18 作者: 记者 黄鹏飞/厦门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走进厦门港海天码头,整齐排开的智能化桥吊装置作业繁忙,在一艘刚刚靠泊的“丝路海运”航线货轮边,一批载有水果、橡胶等产品的集装箱正稳稳卸下,换上装有全新机电、服装、鞋帽产品的集装箱。数小时后,这艘货轮将再次起航南下,像无数条同行的船舶一样迅速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如今,厦门共有“一带一路”海上航线57条、空中航线20条,始发于厦门的中欧班列已通达12个国家30多个城市,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无缝链接。作为改革开放的中流砥柱,国企在“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发挥着“排头兵”作用。

一艘集装箱船舶正在厦门嵩屿集装箱码头装卸货物。记者 林善传/摄

  换挡提速 加快港企转型升级

  从全年仅3292标箱吞吐量的区域支线小港,到如今年吞吐量逾千万标箱、全球排名第14位的国际强港,厦门港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取得了瞩目成就。作为港口的核心经营主体,厦门港务控股集团(下称“厦门港务”)深耕“一带一路”市场,持续推进管理机制转型、智能技术升级和多元化业务布局,换挡提速开拓“海丝”市场蓝海。

  作为东南沿海开放前沿、昔日的“对台前线”,厦门港的发展曾一度面临着起步较早而基础薄弱的境况。1973年,在中央政策支持下,厦门港以“商、军、渔港并存”“商港为主”的定位正式拉开商港发展大幕。1983年,来自香港的“华胜”货轮成为厦门港接靠的第一艘集装箱船,当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仅为3292标箱。

  如今,仅厦门港东渡港区海天码头一年吞吐量即达到了223万标箱。记者在港区技术控制中心看到,传统的码头泊位、吊桥、闸口等已早早实现了智能化改造,100多个视频信号通过智能识别技术对码头作业实现24小时监控和实时调度。在进出港区的16个闸口通道上,昔日繁忙的人工查验场景已经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智能闸口系统,仅需3名后台操作员就可以实现所有闸口的全天候检查。

  依托厦门自贸区进出口贸易的开放窗口,厦门港于2016年上线了全国首创的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系统,通过自主研发系统首次实现设备交接单电子化流转,并全方位更新呈现自贸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申报数据汇集。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经过智能化改造,如今的港区相比传统码头的闸口通过时间可以缩短2/3,全流程物流效率提升约20%。

  “航运市场是我国市场经济对外开放的前沿领域,作为航运业的服务供应商,港口码头更需要率先实现转型升级。”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是厦门港务的子公司之一,其业务发展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公司与马士基、和记黄埔等国际行业龙头合作,在厦门多个码头共同开展现代化建设,通过数字化资源整合、打通线上线下服务体系、优化高质量通关物流服务等,在市场化竞争中实现突围。

  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志平介绍,厦门港务作为经济特区的“实干者”,借助“海丝”核心区和厦门自贸区的多重区位优势,以创新驱动为核心致力于厦门港及相关产业链的持续增长。如近年来先后落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邮轮“进口直供”、厦门港集装箱智慧物流项目、“中转服务保障计划”等创新举措,直接推动了港城产业发展繁荣。2017年,厦门港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标箱,其中厦门港务贡献了八成的业务量,真正体现了国企在改革开放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厦门嵩屿集装箱码头装箱吊装现场。记者 林善传 摄

  紧抓机遇 打造“海丝”邮轮母港

  2018年3月,一场跨越东南亚多国的“海丝路·闽南情——中国厦门文化旅游汇”活动在马来西亚沙巴州哥打基纳巴卢落幕。活动现场,93岁的老人蔡玉报带着全家老少观看表演,听着来自福建侨乡的南音曲艺、看着独具闽南特色的布袋戏表演,老人当场流下热泪。

  该交流活动以从厦门母港出发的邮轮歌诗达“新浪漫号”为载体,途径厦门、马尼拉、长滩、文莱、沙巴等地,在“海丝”沿线各国开展文旅交流表演。其中,蔡玉报观看的表演正是来自厦门的新式闽南文艺剧目“音舞诗画”《心·声》,该剧基于近代史华人躲避战火“下南洋”与返乡寻根的故事改编,成为多国华人感慨泪目的热门节目。

  “与以往的文化推介活动不同,此次活动以‘海丝’航线的邮轮为载体,在沿线地区推广来自侨乡的特色文化,既促进了各国社会人文交流的心灵互通,也充分展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形象。”演出总策划、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副总经理蔡思伟介绍,作为全国四大邮轮母港之一,厦门港近年来加快发展邮轮母港业务,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引进来”“走出去”双向交流,正持续发挥整合、辐射效应,通过邮轮带动沿线文旅产业发展和人文交流。

  作为国内最早接待邮轮的港口,厦门港接待国际邮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2年。不少厦门人仍然记得,时值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国际邮轮访华,曾搭载着1000多名各国游客造访厦门。

  如今,全新落成的厦门国际邮轮中心已经成为吸引国际邮轮到访中国的重要枢纽。2018年,厦门母港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30万人次,“一带一路”航线达到12艘次,成为全国“一带一路”航线的主要母港,特别是运营了首条跨东南亚六国的“海丝”航线。

  厦门港务集团和平旅游客运公司副总经理张海军介绍,近年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旅客吞吐量取得大幅增长,其中外省来访的旅客增长成为重要亮点。张海军说,在“邮轮+目的地”模式基础上,厦门港务积极创新市场模式,依托厦门及福建省内旅游资源,持续深化“邮轮+全域旅游”“邮轮+文旅”等模式深化“港航旅”常态化运作,不断加快东南沿海全域旅游与“一带一路”沿线游的融合发展。

  今年1月6日,随着歌诗达“新浪漫号”邮轮启动航行,厦门港首次实现了全年12个月航次全覆盖。“以往春节期间都没有邮轮母港航次,今年我们进一步填补了这个空白。”蔡思伟介绍,厦门国际邮轮母港目前已与歌诗达邮轮集团、云顶邮轮集团、地中海邮轮公司等结成战略联盟,加大招商引轮力度,持续拓展环球航线、“海丝”航线以及至南太平洋邮轮长航线,加快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打造知名“海丝”母港。

一艘轮船驶向厦门东渡港区。记者 姜克红 摄

  聚焦蓝海 发起“丝路海运”联盟

  2018年12月24日,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携手福建交通运输集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等共同发起成立“丝路海运”联盟的倡议,同时成立“丝路海运”运营平台——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目前,已有南昌铁路局集团、俄罗斯远东等60余家航运、港口、陆地港、货运、供应链管理企业积极响应联盟倡议。

  据相关部门数据显示,目前厦门港共开通集装箱航线140余条,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方面,厦门共有“一带一路”海上航线57条、空中航线20条,始发于厦门的中欧班列已通达12个国家30多个城市,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无缝链接。

  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蔡立群表示,“丝路海运”将进一步发挥厦门“一带一路”陆海枢纽的优势,积极推动与“海丝”沿线国家港口、航运企业合作交流,织密集装箱航运网,搭建带动沿海、辐射内陆、拓展台港澳、联通全球的国际航运服务新平台。

  据介绍,“丝路海运”联盟将分为工作启动阶段(2018年底到2019年6月底)、拓展阶段(2019年7月到2020年底)以及提升阶段(2021年到2025年)。其中,启动阶段将开行首批16条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发起成立“丝路海运”联盟,统一“丝路海运”标识,持续吸引更多的航商和航线加入。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国内外航运企业正加快深耕‘海丝’航线,这次联盟的成立整合了航运物流链条上的各个要素环节,将进一步推进航运资源共享和促进政策优惠落地,未来令人期待。”作为联盟共同发起者之一,以星航运(中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总经理陈志钦介绍,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该公司并未新增欧美市场航线,而今年一季度将在东南亚“丝路”市场加大投入,开展新的集装箱航运业务。

  “我们今年已有一条航线入选首批‘丝路海运’航线,正加快整合资源,与港口、供应链各方一起探索全新的业务标准模式。”上海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总经理柯斐表示,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相关公司的航运服务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未来仍有较大整合提升空间,此次联盟的成立或将真正带来行业变革创举。

  “未来‘丝路海运’将坚持开放合作、共建共享,吸引国内外航运企业、物流商、贸易商、港口平台广泛参与,并尝试在厦门设立联盟秘书处,每年举办‘丝路海运’业务合作、国际论坛和推介研讨,打造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经贸文化交流新平台、新标杆。”陈志平表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北方部分农村市场“山寨牛奶”泛滥

北方部分农村市场“山寨牛奶”泛滥

店老板私下透露,春节前进了一大批这种专供过年的礼盒,一个礼盒进价20元,卖上50元也比特仑苏便宜,但农村人买上也是过节走亲戚,看着高档,销量非常大。

·长江“化工带”深陷转型阵痛

福建国企紧抓机遇开拓市场蓝海

福建国企紧抓机遇开拓市场蓝海

2017年,厦门港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标箱,其中厦门港务贡献了八成的业务量,真正体现了国企在改革开放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唯改革者进 唯创新者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