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下半年基建投资有望止跌企稳
2018-06-06 作者: 熊园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年初以来,我国基建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前4个月已较去年末下降了6.6个百分点。综合考虑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潜在的负面冲击、本轮我国金融防风险加剧了信用收缩以及近期政策动向等因素,预计下半年我国基建投资有望止跌企稳,主要发力点可能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倾斜以及由城市往农村倾斜,也就是用结构化、区域化调整来代替以往的整体发力。

  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经济已由中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未来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新旧动能转换和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我国基建投资正逐步告别过去的高增长态势,大搞基建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事实上,年初各地方政府也大多下调了基建投资增速目标。可以预见,“比过去低一些的基建投资增速”正在成为新常态。

  尽管如此,由于基建投资历来是经济逆周期的稳定器,同时也是响应国家重大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综合当前多方面因素,下半年我国基建投资大概率能够保持平稳。

  直观来看,今年基建投资似乎面临着一些政策制约:其一,今年我国财政赤字率目标是2.6%,较过去两年调降了0.4个百分点,意味着今年财政支出有所缩量;其二,去年下半年以来,政府陆续出台了很多文件来规范PPP项目,包括财政部50号文、87号文等,意味着PPP项目受限更多;其三,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今年政府的一个重点任务,意味着地方融资渠道收紧。不过,如果进行深入分析,这三大政策另有深意。

  首先,虽然今年财政赤字率调低了,但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并未转变,而且5月初财政部发文要求地方加快下达转移支付预算、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同时,从过往看,我国实际财政赤字水平通常会高于既定目标。

  其次,仔细研读财政部和发改委发布的文件可知,监管层并不是要制止PPP项目,而是要让PPP在规范中健康发展,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对去年执行PPP项目比较好的地区予以奖励就是例证。由于今年是落实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棚户区改造、区域改革(雄安和海南等)的关键之年,它们客观上也需要借助PPP。随着PPP项目清库有望告一段落,下半年PPP项目节奏可能变快。

  再次,本轮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堵住的是地方融资的“偏门”和“后门”,但同步打开了“正门”和“前门”,主要发力点为地方政府专项债。按计划,今年地方专项债规模要在去年8000亿的基础上增加至1.35万亿,并且根据债务限额测算,今年理论上可发行的规模为2万亿至2.5万亿。

  最后,透过4月18日央行超预期降准、4月23日政治局会议时隔三年重提扩大内需、5月初财政部连发两文要求加快财政支出并允许地方政府发行还本债券、以及6月初人民银行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等一系列政策,不难看出,在保持定力的同时,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已做出了优化。追根溯源,本轮金融防风险对信用环境有着较强约束是原因之一。

  值得指出的是,类似去年房地产销售一二线城市冷清、三四线城市火热,下半年我国基建投资增速也大概率会在区域上出现分化,即: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中西部可能会加大马力,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大战略也会使得农村地区提速。换言之,今年我国基建投资可能是这样的画面:全国看“不温不火”,局部看“热火朝天”。

  综上所述,由于基建投资不会失速下行,加之行至年中我国经济企稳向好的因素有所增多,尤其是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不断显现,无疑会进一步夯实我国经济增长的韧性。从这点来看,我国应对贸易摩擦就有了更大底气,我国打好防范金融风险攻坚战同样有了更大底气。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智能+”时代加速到来 多重风险仍需警惕

“智能+”时代加速到来 多重风险仍需警惕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在看到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长足进步同时,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已暴露的问题也需引起关注,需解决“应用强、基础弱”“功能强、防护弱”等问题。

·传销组织“黑恶化” 路数堪比邪教

网约巴士:传统公交企业转型新突破口

网约巴士:传统公交企业转型新突破口

e巴士项目启动以来,东部公交采用轻资产模式,项目投入少,但是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

·中国铁建推进莫斯科地铁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