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频繁转型未见效益 股价持续下跌影响大
2018-06-05 作者: 张健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股价持续下跌影响大 借债受压激励或受阻

  5月25日,东方园林宣布因重大资产重组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停牌前,东方园林收报15.03元/股,已连续六个交易日下跌,跌逾23%,市值蒸发超121亿元。5月21日,东方园林曾公告称公司原计划发行的10亿元公司债券,实际发行规模仅0.5亿元,被市场称为“史上最凉发债”计划。次日,华泰证券发布研报表示“发债低于预期,无碍业务发展”,并认为公司的环保业务业绩预计将不断增长,全域旅游将带来新的PPP拿单领域。公司综合能力较强,PPP落地和融资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参考可比公司,维持合理价格区间20.74元至24.40元,维持“买入”评级。但5月23日和5月24日东方园林继续下跌,最低跌至14.86元/股。随着公司股价持续下跌,公司刚刚完成不久的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已经出现了亏损。

  公司股价下跌会怎样?对于散户,就是赚不到钱,甚至赔点钱而已。但是对上市公司,消极影响可不那么简单。比如,公司可以用股权质押,向银行或其他机构借钱,如果股价持续下跌,最后连打了折扣的质押价格都不保,银行或其他机构就会要求平仓,上市公司则立即处于失信、失血的危机边缘;企业失去贷款条件,扩张与发展的资金保障将不复存在。再比如,由于股价持续下跌,很难达到对企业员工承诺的变现水平,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成为一纸空文。在此情况下,企业员工士气何在?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何在?依靠企业丰厚回报改善生活的前景何在?所以,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绝不是短期赢得暴利,也不是醉心于炒作,而是企业长期发展和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

  频繁转型未见效益 仅有概念难得改观

  打开银基烯碳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烯碳”)的官网,东北地区第一家深交所上市公司的公司简介依然高挂。但现在,*ST烯碳给人的“第一”印象,更多将变成沪深两市因“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意见而退市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从4月28日*ST烯碳发布2017年年报及会计师事务所给出“非标”审计意见,到5月28日晚,万众瞩目的*ST烯碳终止上市宣判终于落地,这一个月内*ST烯碳参加了退市听证会并进行申辩争取“缓刑”时间,但最终未能挽回退市的大势。是非成败转头空,从1993年登陆深交所到2018年黯然退市,*ST烯碳走过了短暂而又漫长的25年。25年间,*ST烯碳的简称前后多次变迁,曾用过辽物资、银基发展、烯碳新材等,到“披星戴帽”的*ST烯碳,很快还将变成烯碳退。

  企业发展,总有兴衰沉浮,但是,像*ST烯碳这般大起大落者,也是不多。从“辽物资”到“银基发展”再到“烯碳新材”,概念越来越新,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但是企业效益却一落千丈、不可挽回。我们看到,经历一系列动作之后,银基发展的发展方向转为石墨烯,主营业务改为以石墨烯碳、稀土活碳、耐火碳为主的烯碳新材料产品的开发、加工和销售,并在2014年1月14日更名为“烯碳新材”。自此,公司再度摇身一变,从一家房地产公司变成热门的石墨烯题材股。但是种种努力并没有挽狂澜于既倒,公司还是走向退市之路。可以看出,一个公司仅有好概念是不行的,还需要有好的营销、好的经营、好的投入产出比。所谓转型,不光是有了新产品就能万事大吉,还要有体制机制的配套,还要有与转型相适应的人才,没有这些,概念不能转化为效益。

  深圳上市公司净利猛增 实体经济表现尤为突出

  深圳证监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底,深圳共有277家上市公司,位于全国第六位,较2016年底增加了42家,增幅位于全国第四位;276家上市公司总资产21.41万亿元,净资产2.67万亿,总市值5.22万亿元。年报分析显示, 2017年深圳非金融房地产业上市公司毛利率约20%,制造业整体毛利率更是达到24.80%,较2016年提升近1个百分点,比全国范围内制造业上市公司高出3个百分点,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净资产收益率(ROE)达11%,较2016年提升了3个百分点;无论是毛利率还是ROE较2016年均呈现稳步提升态势,反映深圳制造业结构和竞争优势较为显著。此外,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技术服务等为代表的122家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领头羊”作用持续增强,延续高增长态势,2017年实现净利润500.46亿元,同比增速达58%,创近年来高点。

  如果只是量的增长,这些数字并不是特别突出。但是,深圳可喜之处在于,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非金融房地产业上市公司表现亮眼。数字显示,这些上市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4435.42亿元、786.02亿元,同比增长16%、34%,连续两年净利润增幅提升超过10%,增速较浙江、江苏、北京、上海地区平均高出10个百分点;69家公司净利润增速超过50%,反映深圳地区实体企业增长动力强劲,“脱虚向实”态势进一步确立。深圳上市公司发展的内在动力来自何处?过去,深圳主要是“政策驱动”;现在,政策优惠大战风光不再,可能更多的是靠企业的体制机制优势,靠更灵活、更适应市场的营商环境。一旦高新技术形成科研链、研发成果商业化链和产业链,地区优势就会强势出现。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智能+”时代加速到来 多重风险仍需警惕

“智能+”时代加速到来 多重风险仍需警惕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在看到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长足进步同时,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已暴露的问题也需引起关注,需解决“应用强、基础弱”“功能强、防护弱”等问题。

·传销组织“黑恶化” 路数堪比邪教

网约巴士:传统公交企业转型新突破口

网约巴士:传统公交企业转型新突破口

e巴士项目启动以来,东部公交采用轻资产模式,项目投入少,但是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

·工业互联网“数造”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