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药材“资源大省”遭遇“产业小省”困境
从政策、标准、人才等方面为中医药发展“舒经活络”
2018-05-08 作者: 记者 谭飞 梁军/兰州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中药材资源大省甘肃近年来以创新驱动中医药资源开发,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不过,记者调研发现,人才实力弱、就地转化能力差、审批管理机制较僵化,阻碍了甘肃省把中医药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甘肃省中医药产业亟待走出“中药材资源大省、产业小省、研发弱省”的困局。专家建议,应从政策、标准、人才等多方面为甘肃省中医药发展“舒经活络”,进一步助力产业提质升级。

  “小弱散”削弱企业竞争力

  尽管坐拥丰富的药材资源,但甘肃中药材企业“小弱散”的特征明显,全省中药材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甘肃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药材资源丰富。甘肃省工信委数据显示,甘肃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00多万亩,产量110万吨,位居全国前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甘肃出产的药材品质优良,其中当归、黄芪、党参、大黄等常用药材全国驰名。

  不过,据甘肃省工信委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中小企业多,大企业少,且分布零散,缺乏年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甘肃省陇药产业协会会长夏祥介绍,甘肃省较大规模中药企业一年经营额只有几个亿,和全国动辄上百亿的大药企无法相提并论。

  国内市场份额少已然成为甘肃中药制造企业的痛点。甘肃省工信委介绍,甘肃大部分企业尚未形成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网络,中成药省外市场份额较低,多数产品只在省内或周边市场销售。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裕说:“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甘肃中药企业不仅在独家品种的市场占有率上裹足不前,在营业总收入上也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制造环节薄弱制约了中药产业链提质升级。据统计,目前甘肃省中药材初级加工量和制药企业使用量仍然不足药材总产量的30%,现代中成药制造能力和精深加工产品开发能力弱。全省共有药品品种1134个,其中独家原创品种仅76个,单品种年产值过亿元的仅11个。

  夏祥说,甘肃省出产的药材只有极少量能被本土制药企业消化,其余均被外省甚至日韩等国的企业收购,然后制成中成药产品返销到甘肃,由此多出了几倍的利润,这使得甘肃在整个产业链中始终集中在低端。

  管理模式僵化痼疾待除

  尽管甘肃省中医药发展开创了新局面,但仍然没有走出“中药材资源大省、产业小省、研发弱省”的困局。

  记者调研发现,人才实力弱、就地转化能力差、审批管理机制较僵化,阻碍了甘肃省把中医药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

  痛点一,拔尖人才捉襟见肘,医技传承后继乏人。多位受访人士表示,由于经济欠发达,甘肃省中医药企业、医院、高校都普遍存在人才引进与流失的双向难题。甘肃中医药大学校长李金田介绍,学校整体人才实力偏弱,只能感情留人,尤其缺少“领头雁”,遇上重大课题时拔尖人才捉襟见肘。此外,一些独具甘肃特色的中药炮制方法、民间偏方等中医技艺,因为后继乏人难以传承,已经濒临失传。

  痛点二,就地转化能力差,丰富资源难盘活。甘肃省委书记林铎介绍,目前甘肃省中药企业拿到的药号数以千计,但因为生产力不足,大多处于“躺在家睡觉”状态,丰富的药材资源难以盘活。据介绍,甘肃省大型药企少,加工量低,大部分药材仍以原料出售,中药材初级加工量和制药企业使用量不足药材总产量30%。

  痛点三,管理模式僵化,审批门槛高。由于套用了西医药的标准管理,我国中药新药研发审评通过率低,数据显示甘肃省2015年、2016年获批中药新药数量连续为零。甘肃省中医院科研处处长罗向霞、定西市扶正药业董事长席倬霞等人表示,僵化的模式抬高了审批门槛,导致全省对中药新药和院内制剂的开发创制越来越少。

  多举措为产业发展“舒经活络”

  甘肃中医药资源丰富,且大多分布在贫困地区,中医药服务基础较好,发展中医药产业会产生巨大扶贫效应和经济效益。业内人士呼吁从国家层面入手,为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升级发展“舒经活络”。

  一是从国家层面提出方案,鼓励有实力的中药研究机构、制药企业参与产业发展,支持甘肃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提升研发创新能力。

  二是乘“一带一路”东风开拓海外市场。原甘肃省卫计委主任刘维忠介绍,近几年甘肃省中医药文化、技术走出国门成果丰硕,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出面通过政府间谈判,一揽子解决中药的注册和进入问题,逐步协调合作国家认可《中国药典》,让中药在国外都能取得合法身份。

  三是尽快建立起符合中医,特别是符合中药的质量和标准规范,建立科学的规范体系、评价体系。北京海吉星集团董事长杨军说,一方面要继续加大中医药“走出去”的国际化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有别于西医西药的检测体系标准,逐步杜绝中药西检、中药西用、中药西化。“要逐步改变现有注册管理办法和质量标准制定原则,不能照搬西药的质量标准制定原则,要从药材种源、采收季节、炮制规范等来加强监管,突出中药特点。”他说。

  四是加大政策供给侧改革力度。甘肃省中医院科研制剂中心党支部书记李喜香、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裕等人认为,新药审评审批制度的改革必须大胆推进,为中药创新松绑。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内蒙古宁城县遭遇“垃圾围村”

内蒙古宁城县遭遇“垃圾围村”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采访发现,由于缺少资金支持,缺乏垃圾清理机制,垃圾围困乡村的现象层出不穷,群众苦不堪言。

·二线城市“户籍新政”掀起人才落户潮

央企加码打造世界一流自主品牌

央企加码打造世界一流自主品牌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上,13家央企展现了最新的品牌建设成果,多项自主研发的技术和产品尤为吸引眼球。

·讲好“走出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