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有句谚语:新年从狂欢节后开始。眼下,巴西各大城市的狂欢节庆典已经落下帷幕,但是狂欢节带来的“年味”还没有散去。
相较去年“朴素”的狂欢风格,今年的狂欢节从筹备开始就更为“奢侈”。不仅各大舞校的花车、道具、服装更加华丽精致,在民众们自发组织的街头狂欢队伍中,使用的道具的种类也比去年丰富许多。
如果说去年巴西狂欢节的特色是低调、省钱,那今年巴西各地狂欢节的关键词就是高调、慷慨。随着巴西经济的回暖,民众们对狂欢节的参与方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从去年的“没钱的捧人场”,到今年“不仅捧人场还要捧钱场”,巴西民众今年在狂欢节狂欢装备的投入上更舍得花钱。
里约零售商主管俱乐部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狂欢者在服装、道具上面人均花费130雷亚尔,高于2017年的110雷亚尔。在里约市中心的小商品市场,售卖面具、头饰、卡通服装的商铺生意非常好,一些热门的卡通服饰甚至会卖断货。在街头狂欢的队伍中,不少巴西民众表示,为了参与不同主题的街头狂欢他们准备了多套衣服,花费几百雷亚尔装扮自己的更是不在少数。
除了购置服装、道具参加街头狂欢,民众们对狂欢节的投入是多方面的,旅游、泡吧、观看桑巴表演都是热门消费项目。巴西信用保护服务机构及国家商店联合会的调查结果显示,32%的人选择在狂欢节期间外出旅游,27%的受访者打算前往亲友家中过节,20%的受访者会在本城市参加节庆活动,仅有4%的受访者表示狂欢节期间没什么安排,将主要用来休息。狂欢节不仅是一个大型的聚会,它对巴西的企业家们来说也意味着巨大的消费潜力。
不仅普通民众对狂欢节出手更慷慨,狂欢节庆典的主角——各大桑巴舞校们今年在道具、服饰等方面也更加大方。里约市旅游局长马塞洛·阿尔维斯在1月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今年狂欢节赞助商的收入将创纪录,达到3850万雷亚尔。尽管这些资金并不能完全满足各大舞校的需求,但是舞校们的财政情况确实在改善,从演员的妆容、服饰、花车、道具方面可见一斑。在著名舞校“塞拉诺帝国”主题为“中国丝路上的桑巴帝国”的表演中,东方巨龙、莲花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花车道具做得栩栩如生,青铜元素服装、甲骨文服装、焰火服装、中国茶农的茶叶服装等服饰精致华丽,熊猫、灯笼、兵马俑等造型更是引人注目。站在今年的桑巴大道上放眼望去,简陋的道具少了,精致的物件多了。
如此费心打造的狂欢节吸引力巨大,高投入之后的拉动效应自然值得期待。事实上,精心的筹备正在一点点收到回报。巴西旅游部数据预计,今年约有1060万巴西人选择在今年狂欢节期间旅行,还有40万外国人来到巴西参加嘉年华。旅行者们能够为巴西带来114.4亿雷亚尔的收入。在狂欢氛围最浓的里约,热门酒店早已一房难求。根据预计,狂欢节期间里约需接待150万游客,再加上当地居民,预计有600万人参加狂欢活动,他们可给城市带来35亿雷亚尔的收入。
更加“授人以渔”的积极影响是,受狂欢节拉动,巴西1月、2月的临时工作岗位数量为1.93万个,同比增长8.9%。里约市政府将奥林匹克公园辟为狂欢节场地,这片场地预计吸引4万民众,直接或间接创造3000个就业岗位。
不过,狂欢节也并非万能灵药。华丽夺目的狂欢节能够为巴西社会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但如果将通胀率考虑在内,巴西狂欢节期间旅游业收入还是实际下跌1.2%,并未出现实际增长。可见,仅靠狂欢节一己之力,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巴西经济虚弱疲软的现状。想要实现经济复苏与振兴,只靠旅游一条腿走路恐怕难以走得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