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习近平进凉山,传递3个重要信息
2018-02-14 作者: 新华网记者 王子晖 来源: 新华网

  【学习进行时】2月11日,春节已经临近。习近平来到大凉山深处,走进彝族贫困群众家中,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万家团圆时,习近平为何来到这里?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为您解读。

  2月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驱车2个多小时,从西昌市来到位于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解放乡火普村,走进彝族贫困群众家中,看实情、问冷暖、听心声,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月11日,腊月二十六,大凉山彝族村寨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我们的总书记习近平。

  看实情、问冷暖、听心声,真诚依旧、温暖依旧。这是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考察活动。这次大凉山之行,传递出3个重要信息。

  延续一种执着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就不能安之若素

  四川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集区,也是全国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这里交通闭塞,形同“孤岛”,举目都是走不尽的路,翻不尽的山。曾有媒体这样评价:“如果将脱贫攻坚比作一个通关游戏,那么四川的凉山州绝对是全S级难度的存在。”

  习近平这次从西昌市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大凉山深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对破解深度贫困问题进行调研。

  沿着崎岖山路,习近平走访贫困户,并与村民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座谈交流,结合当地特点给村民们支招致富路。

  习近平曾说:“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这次大凉山之行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习近平深深的扶贫情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最关注的工作之一就是贫困人口脱贫。每到一个地方调研,我都要到贫困村和贫困户了解情况,有时还专门到贫困县调研。”在一次座谈会上习近平这样说。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5年多来,河北阜平、湖南花垣、甘肃东乡、贵州遵义、江西井冈山、安徽金寨、宁夏固原、山西吕梁……习近平几乎走遍了全国最贫困的地区,脚步从未停歇。调研过程中,他还数次主持召开跨省区的脱贫攻坚座谈会。

  5年多来,在习近平的强力推动下,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

  在新的起点上,党的十九大对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要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

  2017年12月29日,辞旧迎新之际,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再次动员,他强调,从现在起到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只有1000多天了。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走在时间前面。

  仅一个多月后,他再次踏上了访贫问苦的路途。

  这份执着从何而来?习近平曾坦言:“多年来,我一直在跟扶贫打交道,其实我就是从贫困窝子里走出来的。1969年初,我到延安农村插队当农民,还不到16岁。从北京一下子到那么穷的一个地方,感受确实很深。”

  那时候,习近平最大的愿望是让梁家河的乡亲们“饱餐一顿肉”。40多年过去了,扶贫事业一直是他从未忘却、始终如一的牵挂和实践。

  这份执着,习近平曾作出这样的概括:“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

  2月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驱车2个多小时,从西昌市来到位于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解放乡火普村,走进彝族贫困群众家中,看实情、问冷暖、听心声,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体现一种态度

  ——盯着抓,反复抓,一张蓝图绘到底

  习近平同凉山有着特殊的情缘。2017年全国两会,习近平在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就特别关注凉山州的脱贫攻坚。

  习近平当时说,曾在电视上看到有关凉山州“悬崖村”的报道,特别是看着村民们的出行状态,感到很揪心。了解到当地建了新的铁梯,心里稍稍松了一些。

  在听取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代表发言时,习近平详细询问当地文盲率、脱贫攻坚进展等情况,要求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切实打好脱贫攻坚战。

  那次讲话,习近平以“绣花”为喻,指出当前脱贫工作,关键要精准发力,向基层聚焦聚力,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两会后,习近平还一直记挂着凉山的脱贫进程。2017年6月在太原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包括凉山州委书记在内的数十位贫困地区领导干部都参加了,习近平同他们交流脱贫攻坚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研究破解深度贫困之策。

  习近平这次亲赴凉山,就是要看当地的精准扶贫之“花”绣得怎么样。

  考察中,一位彝族村民告诉总书记,以前她生病了,以为是有鬼附身。听了她的叙述,习近平接过话来说,过去的确是有“鬼”的,愚昧、落后、贫穷就是“鬼”。这些问题解决了,有文化、讲卫生,过上好日子,“鬼”就自然被驱走了。

  习近平强调的事,件件事关“精准”二字。

  “抓工作不能狗熊掰棒子”,习近平不只一次这样强调。只要是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事,他就盯着抓、反复抓,直至抓出成效。

  就拿扶贫工作来说,习近平正式提出精准扶贫是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2013年11月,他到十八洞村考察,强调扶贫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提出“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2016年两会,习近平在湖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特别提到十八洞村的情况,连连追问“现在人均收入有多少了”“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妇儿”。

  多年来,习近平一直坚持着这种抓工作的态度,青海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东北三省的经济结构问题,安徽的农村改革问题……这些大事他不仅要去实地考察,提出明确要求,还会在各种场合问情况、促落实、抓反馈。

  习近平曾经透露,他去考察过的地方,有关部门都派人进行“回访”,有的打招呼,有的不打招呼。看到当地是在认真抓落实,习近平说:“这很好。”

  2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四川考察。这是习近平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跟孩子们打招呼。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垂范一种作风

  ——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

  来到昭觉县三河村,习近平走进贫困户吉好也求的家,仔细察看一家人生产生活情况。得知10岁的吉好有果喜欢唱歌,习近平问她:“要不要唱一首啊?”小姑娘爽快地回答:“要!”话音刚落就唱起在学校学的《国旗国旗真美丽》。习近平带头鼓掌,称赞她唱得好,发音很准。

  习近平对吉好也求一家人说,看着你们生活一天一天好起来,我很高兴。希望孩子们都能过上幸福生活。

  总书记同群众在一起的场面,感染了现场的人们。

  过去5年,人们最为熟悉的场面就是习近平出现在平民百姓中间,同群众握手致意,直接交流,所到之处都会响起群众的欢呼声和拍照的快门声。

  “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习近平这样强调。

  在他看来,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首要的就是察民情、接地气,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

  5年多来,习近平不断在人民群众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力量,基层是他到过最多的地方。每逢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他总是要深入基层慰问,为群众送去温暖。

  这次到大凉山,当习近平离开火普村时,村党支部书记向习近平献上彝族传统服饰查尔瓦,表达对总书记的爱戴和感激。“习总书记卡沙沙(谢谢)”“习总书记库史木撒(新年好)”“习总书记子莫格尼(吉祥如意)”,乡亲们的问候和祝福声此起彼伏。队伍里有人唱起彝族民歌《留客歌》,乡亲们跟着唱了起来。

  老百姓常说,“播种什么就能收获什么”,质朴的话语和歌声,就是人民最大的肯定,最高的褒扬。

  习近平指出,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全国每年3000万吨污泥恐将产生二次污染

全国每年3000万吨污泥恐将产生二次污染

专家研究预判,每年未妥善处置的污泥数量已经超过3000万吨,造成二次污染问题已有所显现。如若不能妥善处置,势必成为引爆环境危机的“定时炸弹”。

·电子竞技发展引资本巨鳄抢滩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由于家装消费专业性强、家装市场无序竞争等原因,消费者频频掉入家装陷阱,家装市场究竟有多少“不能说的秘密”?

·预付式消费失信商家能否“见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