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2017中国儿童保健学术年会上,“儿童早期营养和早期发展”成为最热议题,与之相关的儿童“隐性饥饿”问题也再次引发广泛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这三大营养素摄入基本是充足的,但由于营养不均衡而导致某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或矿物质摄入不足的问题仍旧很普遍,这些营养素的缺乏尤其是缺乏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症状相对隐匿,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把这种膳食中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称为“隐性饥饿”。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我国民众膳食结构多存在不合理,钙、铁、维生素A、维生素D等矿物质和维生素没达到推荐摄入量。“隐性饥饿”在婴幼儿、儿童群体中更为多发。
国家层面对儿童营养问题越发关注。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提出到2030年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于5.0%,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低于10%。
专家表示,针对营养元素缺乏,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很难通过单纯的食物摄入得到满足,有必要补充合适剂量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制剂或药物。
事实上,除了营养保健类产品外,儿童用药和慢性病用药市场前景同样广阔。有关研报指出,我国儿童用药市场发展很不完善,国内18万个药品注册批件中,儿童专用药物仅3000个,所占比例不足2%。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全面落地,以及在政策扶持力度增强和医疗投入加大的背景下,我国儿童用药将迎来新的市场机遇。
近几年来,国家对于儿童药的扶持政策频频推出。2014年,国家卫计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明确对儿童药的审评、生产和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2015年,卫计委明确对妇儿专科非专利药品等暂不列入招标采购,可直接挂网采购,鼓励企业研发生产儿童用药。2016年以来,卫计委、工信部、食药监总局公布了两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共71个品种,并通过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整合优势单位协同创新研发;在保障生产供应方面,对相应的儿童用药生产企业给予政策扶持,推动开展产品升级、生产线技术改造等。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支持儿药研发和生产的政策,但具体到操作层面,有些细则还有待加快落地。
“跟成人药相比,儿童药前期的研发投入和难度比成人药高得多,儿童群体相对成人群体要小,所以儿药往往产量少、批次多,这样就使得儿药的研发和生产成本相比要高。而目前在定价上,儿童药定价说是放开了,但实际上从地方来看,药品招标也好挂网也好,儿药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设定了一定的准入价格门槛。”达因药业总裁杨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未来国家在税收政策、定价政策、研发激励政策方面,出台更具体的细则,来支持、保障儿童药研发、生产的良性发展。在国家的支持下,达因药业将坚持‘量身定制儿童药’的企业理念,为中国儿童健康事业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