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郭崇慧 |
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成果之一
《大数据与中国古村落保护》是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基于大数据架构的中国古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云服务平台建设”的成果之一。“基于大数据架构的中国古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云服务平台建设”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第一次组织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众托教授在内的多学科专家进行协同创新,涉及管理学、建筑学、地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闻学、文学、艺术学等诸多学科门类,建立多领域合作、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作的互补互融关系,通力协作,共同为当下及后代构建一个古村落、古民居等传统文化数据公共平台。
该书详细介绍了基于大数据架构的中国古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云服务平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构建古村落信息采集体系,总结出一套兼顾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等多学科体系的古村落调查与信息采集的标准方法与标准化信息采集归档形式。并以此与大数据构架下的云服务平台相对接,达到开放式采集与大众服务目的。
图书涵盖成果丰富
本书按照系统工程的观点与思路,将古村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问题看作由物理、信息、社会心智三个空间耦合关联而成的古村落复杂系统的综合集成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工程思想、“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数据采集、挖掘与分析等工具,规划、设计并构建古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云服务平台。借助这一平台,通过众包模式完成古村落文化资源的调查和采集,古村落调查和信息采集。利用这些数据,构建了数据管理系统和信息检索系统,为深度挖掘提供基础。
书中介绍了团队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从宏观上研究古村落空间分布特征与地理位置可视化的方法;以知识系统工程方法论为指导来开展研发、构建和运营基于大数据架构的中国古村落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云服务平台的思路;古村落文献知识图谱分析与主题发现和演化分析;古村落的网络资源评价方法与网络传播力的研究;古村落特征提取与“古村落画像”方法等,这使得人们对古村落资源的具体认识和有效利用有了一个新的切入点。书中收入了由华南理工大学企业信息与知识管理研究中心实行的网络众包模式进行大数据采集的研究成果,其中比较详尽地介绍了网络众包模式的实施细节。书中还介绍了古村落视频与图像数据挖掘的一些方法,以及广东省古村落信息管理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内容。
首次提出“村落画像”概念
本书首次提出了“村落画像”概念。村落画像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古村落在网络上的形象进行勾勒,基于网络上获得的古村落网络大数据(主要是文本信息),进行文本挖掘。抽取文本中的关键词为古村落打上一系列文本标签,实现古村落的标签化。古村落特征抽取的文本数据来源于网络。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大量网络数据的产生,也使得通过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构建古村落的村落画像成为可能。
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古村落画像,只是项目的一部分研究内容。除了古村落网络大数据可以从网上信息空间中进行抓取,项目组还提出利用众包模式对真实世界中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为将来更精准的村落画像奠定坚实的数据资源基础。
提出古村落网络资源评价方法
传播力指数是以一定的标准评判某个古村落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并辅助人们决策的一种手段。古村落在网络上的传播力可以用古村落网络信息资源丰富程度来衡量:首先,选择反映古村落传播力的不同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具体评价指标,同时人工从网络收集古村落对应指标的观测值;其次,为了体现不同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对指标赋权;最后选用一种排序方法计算古村落网络传播力。
在古村落信息采集过程中,发现村落知名度和网络排名对古村落的线下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古村落来说,网络信息资源是一项宝贵的数字化资源。为了科学评价古村落网络信息资源,本书提出一种古村落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流程框架,通过评价古村落网络信息资源来衡量古村落的网络传播力。
古村落的发展、保护和传承与传播力指数有密切关系。现在互联网逐步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快、范围广,利用传播力指数能扩大对古村落的网络宣传,某个古村落传播力指数越大,它的网络信息资源越丰富、质量越高,它在网络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就越强、知名度也会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