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多地出台科技成果转化改革方案
业内人士称,破解产业和学研“两张皮”难题应向企业主导方向努力
2017-11-06 作者: 记者 林远 钟源/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聚焦十九大精神(六)

  在中央顶层设计推进和地方积极贯彻落实下,科技成果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建设将全面提速。在中央层面,不久前,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十九大报告再度强调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地方层面,《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获悉,河北、江苏、上海等多地近期也通过发布方案文件、申请示范区建设等方式推进科技成果技术转移转化。

  专家表示,当前科技成果转化不畅,部分原因是转移转化链条未能有效衔接。未来,要破解产业和学、研“两张皮”的问题,要健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转化应用体系,强调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中介机构和各级政府的协同配合和无缝对接等。

  力推 示范区建设加速推进

  不久前,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文件针对成果转移转化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以全面落实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为抓手,建立示范区各分园区成果对接、重点举措、转化落地三个清单,重点引进京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重大科技成果在河北省落地转化,为推进“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创新模式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示范。

 
赵乃育/绘 

  记者了解到,10月中下旬,河北省还专门围绕示范区召开了一次工作座谈会,并明确提出,各分园区将重点围绕探索一个机制、搭建一批平台、开展一批活动、构建一个链条、布局一批试点、先试一批政策、出台一批规划方案等“七个一”先行先试,全面推动示范区建设步入快车道。

  据河北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透露,在相关文件措施出台和示范区建设加速的推动下,河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的建设也在不断完善。据了解,今年年内,河北省在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的专业化、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将达到十家;还开展了技术合同登记增值服务试点,落实技术转移和登记机构扶持政策;还将以“互联网+技术交易”为核心,建设一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区域性、行业性技术交易市场等。

  河北省并非唯一在建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去年10月同期启动建设的首批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还有宁波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今年10月,科技部又同时批复支持江苏建设苏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支持上海市建设闵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支持山东省建设济青烟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至此,我国部署建设十个左右示范区的目标已经完成了一半。

  统筹 顶层设计构建政策体系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而地方上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中央连续强调这项改革重要性的结果。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9月,《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正式发布,第一次提出了国家技术转移体系的概念,并提出了“两步走”建设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适应新形势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基本建成;第二步,到2025年,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体制健全、运行高效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全面建成。

  2016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与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出台《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法〉若干规定》,形成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三部曲”。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10月,科技部又印发了《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指引》(下称《指引》)。《指引》提出,示范区建设期原则上为3年至5年,“十三五”期间部署建设十个左右。打造形成一批政策先行、机制创新、市场活跃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区域高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教授此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出台的相关行动方案明确,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相结合、互联网平台和线下合作相结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原则,超越了传统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式,必将产生显著的政策效应。

  突破 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

  多位专家表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有效调动了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形成了千军万马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局面。但是也要看到,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科技成果转化不畅,部分原因是转移转化链条未能有效衔接,技术转移体系还不健全,存在着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不足、专业化服务机构与人才队伍不强、企业主导成果转化应用不活跃、区域成果转化有待强化等制约问题。

  陈劲表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仍然是一项艰巨的探索性任务,应以企业为主导。为此,需要大力强化成果转移转化的动力机制、并给予一定的试错容错空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一项复杂的跨组织和高智力的创造性任务。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必须强调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中介机构和各级政府的协同配合和无缝对接。另外,还需要科研人员、技术经纪人、投资者和企业家等团队协同和共同努力。”陈劲说。

  在业内普遍看来,要推动产学研融合,关键在于破解产业和学、研“两张皮”的问题。“过去企业委托高校,一纸合同委托项目,而高校追求的是高水平论文、高水平成果、发明专利;企业的追求是有市场、低成本、高工艺。这两个追求、这两个目标没有同步到一个点上。”中科院某研究所科研人员直言。

  在健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转化应用体系方面,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将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或中试熟化基地等,共同开展研究开发、成果应用与推广、标准研究与制定等,完善技术成果向企业转移扩散的机制。二是探索创新挑战赛等“研发众包”新模式,鼓励企业面向社会开展技术难题竞标,引导科技人员、高校、科研院所承接企业的项目委托和难题招标,聚众智实现开放式创新。三是支持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开展以技术应用为导向的协同创新与集成创新。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买买商城

预付式消费失信商家能否“见光死”?

预付式消费失信商家能否“见光死”?

近年来,这类预付式消费陷阱频现,成为消费者投诉热点。

·起底“坑老型”诈骗“三板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