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保平 魏婕 郭晗 出版:人民出版社 |
《超越数量:质量经济学的范式与标准研究》是在吸收国内外质量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在总结提升任保平教授团队多年从事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研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而形成。其主要内容包括四篇:第一篇主要研究质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对质量标准进行经济学分析。第二篇到第四篇分别研究微观质量经济学、中观质量经济学和宏观质量经济学的范式与标准。其中每一部分都从概念界定、标准、决定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和实现路径几方面展开分析。
——此书研究了质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逻辑,对质量经济学研究的标准与范式构建进行了探索。作为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质量经济学建立的核心和关键在于进行其经济学原理、理论、规律的探讨。因此,本书借鉴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质量管理理论、成本管理理论和投入产出理论的基本原理,总结了质量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和质量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研究了质量的内涵及其经济属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质量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命题,并从每一个质量研究的维度构建了质量的标准与质量经济研究的基本范式。
——构建了质量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从微观质量、中观质量和宏观质量三个维度研究了质量经济学的基本内容。质量不仅包括微观角度,也包括中观和宏观角度。有别于质量管理等微观质量研究,质量经济学是关于“质量”的总体性经济理论问题,而不是具体的技术经济问题。因此,作为一种优劣程度的价值判断,质量本身不仅包括微观的产品质量,而且包括中观的经济运行质量和宏观的经济发展质量。本书通过微观、中观和宏观相结合,构建了三位一体的理论体系。
——充分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特性,拓展了质量研究的理论视野。质量经济学涉及微观、中观和宏观,而且每一层次又涉及多个领域,因此仅仅采用传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会有所局限。而本书则针对质量问题充分采用了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具体而言,本书采用的方法不仅仅包括政治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也将管理学、统计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相结合,基于多学科交叉和跨学科的视野中来研究质量的经济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开始了中国经济的新一轮转型。新一轮转型的核心就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从规模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超越数量:质量经济学的范式与标准研究》能够为中国进入“质量时代”提供相应的理论和政策导向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