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米高·恩莱特 出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香港大学商学院教授米高·恩莱特新书《助力中国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影响》提供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近1.6万亿美元,达到每年超过1000亿美元水平。基于1995-2013年数据,外资和外资企业对中国GDP的贡献率约为16%至34%,对中国就业的贡献率约为11%至29%,其中2013年数值分别为33%和27%。从中可以看出,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外资依然看好经济发展的韧性,对中国发展贡献的比率处于高位,外资扮演着“小兵立大功”的作用。书中介绍,在我国虽然外商投资在资本形成总额占比不足3%、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不足1%,与上世纪90年代的历史最高值相比,均下降约10个百分点,但其影响力并未减弱。
另外,在我国贸易领域外资影响深刻,创造了双赢的格局。书中列举的资料说,近年来外资企业在中国贸易总额中的占比虽有所下降,但仍保持着近一半的份额。此外,外资企业通过利用中国的生产性资源进入世界市场,提供与贸易相关的物质与金融基础设施,促进了中国贸易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外国公司从其在中国的出口基地获益颇丰。
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17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的外资流入量为1340亿美元,同比小幅下滑1%。分析认为,近期外资对华流入增速下降,有一定周期性因素,另外汇率贬值压力、金融市场风险高发以及政策的不确定性等也打击了外资企业的信心。作者指出,外资并非不再青睐中国,在全球跨国投资普遍下降,特别是亚洲发展中国家外资流入量大幅下跌15%的背景下,中国吸收外资总体保持稳定难能可贵。而近期外资越来越向高端产业渗透,为未来长远合作提供了条件。
诚然,任何事物都有双刃剑效应,外商直接投资也有负面影响,存在挤压国内产业、影响技术进步、对金融市场造成结构性影响,并放大GDP缺口的可能性。曾经的“逆向歧视”外资优惠政策,部分影响了内资企业的竞争力,有些外商通过污染性投资给中国的环境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
中国利用外资正处于优势转换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要素成本会有所上升、内外资同享“国民待遇”等政策调整也会使得吸引外资的传统优势有所降低,但制度优势、市场优势、共同走出去等新优势也正在形成。
恩莱特在书中指出,“在全球化价值遭到质疑的今天,外资企业在中国贸易总额中仍保有近一半份额,低估外资价值会导致利益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