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国家试点组建小贷公司以来,小额贷款公司在助农助微、规范民间融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加上专业能力匮乏,管理不善,借款人经营困难,近年来部分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着较大生存与发展压力。笔者认为,在经历十多年数量急剧增长并带动行业快速扩张后,未来小额贷款行业应坚持质量优于数量,回归补位传统金融机构的初心。
作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小额贷款公司最初定位于补位传统金融机构,并发挥助农助微、规范民间融资的作用。毫无疑问,经过这十多年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帮助大量农业经济组织和小微企业获得资金支持。据央行统计,截至2017年6月末,全国有小额贷款公司8643家,贷款余额9608亿元。但也应该看到,随着小贷公司数量的扩张,行业发展粗放的弊端也开始显现。
部分小额贷款公司专业人才匮乏,员工流动过于频繁,导致业务经营粗放;内部管理混乱,大股东直接干预公司管理,公司业务与股东个人民间融资混同处理;风险管理能力欠缺,贷后管理缺位。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下行,小额贷款质量劣变压力较大,极少数小额贷款公司在催讨欠款时还发生了不合规行为。
此外,部分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过于看重“利率覆盖风险”,对农业经济组织和小微企业的风险定价能力建设投入不足,因而小额贷款也并不完全服务于急需资金用于生产和周转的农村经济组织和小微企业,部分小贷公司大做房地产企业融资以及大额企业融资,但风控粗放且缺少抵押担保,经营风险极大。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网上融资成本降至10%以下,而作为实体店的小额贷款融资利率仍在20%左右,加上小贷公司较高的固定成本,并不具备竞争优势。这些情况表明,我国小贷公司良莠不齐,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在发展中偏离了补位传统金融机构的定位,既不能有效助农助微,也难以发挥引导规范民间融资的作用。
不过,互联网与小贷的融合,为我国小贷行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发放160多张互联网小贷牌照。重庆互联网小贷走在全国前列,阿里巴巴、京东、百度、小米等互联网巨头均在重庆注册设立互联网小贷公司。广州也在积极吸引互联网小贷公司。依托于互联网企业大数据库和技术,可以开发出适合小额贷款的风险定价模型,大幅降低小额贷款成本;凭借对客户数据的深入挖掘与应用,线下小额贷款公司通常面临的贷后管理难题也可以迎刃而解。从根本上说,互联网巨头与小贷的融合,也是行业回归补位传统金融机构初心的充分体现。但互联网与小贷的融合,绝不能逾越合规经营和风险可控的底线。
在新的形势下,有必要从回归补位传统金融机构的初心,来重新审视小贷行业的未来发展。综合来看,我国小贷行业已经发展十多年,既有成功实践,也有值得总结的经验。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特别是在互联网已经广泛渗透社会经济生活的新形势下,如何有效提升小额贷款公司的竞争能力,继续发挥助农助微和规范民间融资的作用,将成为行业参与各方必须面对的重大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