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国家新科技计划体系初步成型
专家称,一揽子改革举措有望根治科技资源碎片化,政策待细化落实
2017-02-24 作者: 记者 钟源/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经过3年的改革过渡期,我国科技体制顶层设计获得决定性进展。目前,由“一个制度、三根支柱、一套系统”构成的新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基本成型。近百项科技计划优化整合,管理平台顺利搭建。下一步将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重心将从全面深化改革转移到实现引领性发展上来。对此,业内专家表示,一揽子改革举措的推进有望根治科技资源碎片化的顽疾,但政策仍需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现状 顶层设计获决定性进展

  科技部副部长黄卫在2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自2014年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正式启动以来,各项任务均有序推进,现已基本完成预期改革目标,并在改革中实现了“五新”,即“新的计划体系”、“新的项目形成机制”、“新的管理流程”、“新的制度环境”和“新的创新氛围”,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已取得决定性进展。

 
 

  2014年12月25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文)(以下简称“64号文”),明确要求在3年时间内完成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任务:一是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解决条块分割、资源配置“碎片化”问题;二是将近百项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优化整合为新五类科技计划,解决分散重复、封闭低效问题。

  在业内人士看来,政府各部门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钱袋子”交给专业机构打理,资源配置不再“天女散花”,国家科技计划全面整合成五大类……这些64号文开出的“良方”,从源头上根治了“科技资源碎片化”“项目多头申报”“九龙治水”等顽疾。

  “这次整合主要从两个角度做的,一是管理层面要打破过去各自为政的局面,二是支持渠道层面整合原有的各类科技计划,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各个部门全部参与进来,已经取得新的进展。在管理层次上联席会议已经建立起来,并常态化运行,一系列关于科技发展重大的任务安排决策都是通过联席会议,相关部门共同协商,共同研究,共同论证,形成共识,上报国务院,经国务院报批以后开始组织实施。” 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张晓原表示。

  优化 过渡期“瘦身”不减效

  按照64号文的总体要求,中央各部门管理的科技计划已整合为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的新五类科技计划,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和基地人才专项。

  “这其中变化较大的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此前有科技部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他透露,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整合了原有的973、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专项及13个部门的公益性科技研究专项,发改委、工信部管理的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他坦言,“改革是啃硬骨头,破也难,立也难。为顺利按时推进,科技部频繁召开的调度会旨在‘磨刀’与‘砍柴’同步推进,‘磨刀’就是启动建设管理平台,‘砍柴’就是整合先前启动的5至10个重点专项试点计划。”

  “我们在改革同时完成十三五重点任务的布局。”黄卫透露。他解释,按照新五类科技计划体系谋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研究形成了15个项目的立项建议和国家实验室组建方案,经中央审议通过。民口10个重大专项2016年度重点任务已完成部署。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专门设立了面向重大专项成果转化的子基金,规模达到100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科技计划“瘦身”不减效。与改革前相比,国家目标导向的科技计划更加有效地瞄准重点领域、聚焦重大任务,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立项门槛明显提高,立项数量大幅减少,资助力度显著增强。

  张晓原称,“以前我们经常通过科技计划渠道经费来稳定科研队伍,现在用于稳定支持的基本科研业务费等增加以后,这笔经费根据科研单位人员数量一次性核定,拨到科研单位,具体资助什么项目主要是由科研单位自己决定。在这种情况下稳定队伍,主要通过稳定经费的渠道给予支持。” 关于项目数量的减少,张晓原指出,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主要是资助国家目标导向的重大项目,包括对整个科技未来发展能有巨大的牵引作用的重大项目。“改革以后,就科技计划来看项目数量大大减少,主要是小项目少了,这也是这次改革的目的之一。”张晓原说。

  落实 新体系仍需丰富和完善

  在黄卫看来,目前新时期科技改革的主体架构和主要政策已基本建立,新科技计划体系已初步成型,改革成果得到了科技界基本认可。“以组建项目管理专业机构为例,通过竞争择优方式遴选,科技部、工信部、卫计委和农业部所属7家科研管理类事业单位改造组建了7家科研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并已全面承接具体项目管理工作,这为政府部门从具体项目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用于‘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创造了条件。”黄卫解释。

  对此,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表示,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取得了显著进步,体现在科研项目的分类更为科学、完善,基础研究、重点研发和技术创新产业项目形成了科技创新的完整链条,有效引导了科研人员的工作重点,在自身所擅长的领域作出深入的成果。

  “不过,改革对政府的宏观科技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涉及具体项目的管理到宏观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和规划,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科技前沿、重大核心技术和产业化方面作出更科学的部署,这对实现科技创新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陈劲表示。另外,在业内人士普遍看来,一揽子改革举措有望根治我国科技资源碎片化等顽疾,但要想把改革的“规定动作”做到位,政策重在细化、贵在落实。

  对于未来的工作,黄卫透露,2017年是全面按照优化整合后的新科技计划体系运行的第一年,下一步科技部要把工作重心从全面深化改革转移到实现引领性发展上来,抓落实、补短板、求实效,释放改革动力,激发创新活力,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培育更多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具体来看,首先是全面完成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任务,丰富和完善新五类科技计划体系;其次是发挥新科技体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功能;第三,以人为本,‘放、管、服’结合,更加关注和响应科技界的诉求,让广大科研人员理解改革、认同改革、支持改革,切实感受到改革红利。”黄卫表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买买商城

城市二次供水遭遇“最后一公里”难题

城市二次供水遭遇“最后一公里”难题

由于供水管道分段管理、居民物权意识弱、监管乏力等原因,二次供水屡屡陷入“物业公司喊冤、供水企业叫屈、群众不便”的困境。

把脉医改:基层积极性有待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