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中企出海并购绝非一厢情愿 海外卖家“恨嫁”中国市场
2016-11-18 作者: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在一笔海外并购交易中,如果潜在的买家里没有中国客户,卖方客户就会觉得有问题。也就是说,中国已经变成了海外并购市场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摩根大通国际投资银行中国业务主管黄国滨近日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在他看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一个大趋势,最近两年正在经历跳跃性增长,而这种趋势刚刚开始。

  2016年中资企业海外并购出现跨越式的增长,前三季度的海外并购交易总额几乎超过之前两年的总和。根据国际金融数据商Dealogic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企业共实施跨境并购项目521个,交易金额674.4亿美元,首次成为全球跨境并购中的最大收购国。

  中企出海并购将成为趋势

  2016年中企出海并购不仅体现在量上的“井喷”,从投资者的所有制关系、投资标的区域、行业等方面都越来越多元化。

  黄国滨告诉本报记者,从投资标的来看,美国、欧洲和亚洲的投资标的基本各占三分之一;从所有制关系来看,国企和民企日趋均衡;从并购领域来看,过去主要集中在资源类等传统行业,现在TMT、金融机构、消费、地产、工业、医疗等均广泛涉及。

  普华永道的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民营企业的30余宗10亿美元以上的大规模海外并购中,民企占六成;交易金额和交易数量上也双双赶超国有企业。

  黄国滨认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将成为长期的趋势,逐渐进入天时、地利、人和的佳境,但也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首先,中国人口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中国的中产阶级数量不断增加。“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特别是80后、90后自我意识强化,对生活质量、品牌意识、健康等的要求更高,这也使得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一个消费市场。”黄国滨表示。

  瑞信(Credit Suisse)发布的2015年全球财富报告指出,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中产阶级人口,达1.09亿。也有一些研究机构认为,数量或许远不止这些。

  其次,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费水平提高。此外,人口老龄化使得对养老、健康等需求提高。

  第三,中国经济增速下降,企业内生性增长动力放缓,有一些传统行业出现明显的产能过剩,要真正实现转型升级,需要引进海外先进技术;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在政策层面对企业走出去给以支持,比如过去的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等。

  海外卖家看好中国市场

  近年来,中资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而造成了一种“偏见”,认为中国企业“财大气粗”,总是通过“砸钱”的方式在海外并购中获胜。

  但在黄国滨看来,很多中企海外并购成功,并不仅仅是以价取胜。“很多海外卖家看中的是中国的市场,通过引入中国买方,这些海外公司可以获得进入中国市场的通道。”他说,“中国企业最直接的优势不仅体现在资金充裕,更重要的是注重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并且能够嫁接中国资源。”

  他以如意科技集团(下称“如意集团(30.240, -0.62, -2.01%)”)13亿欧元并购法国时装集团SMCP SAS(下称“SMCP”)的交易为例,这个交易从并购到海外融资都是由摩根大通独家承做,在黄国滨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项目”。

  2016年4月,如意集团从全球私募巨头KKR & Co.LP(下称“KKR”)手中收购拥有三大轻奢服饰品牌的法国时装集团SMCP的控股股权。实际上,在被如意收购之前,SMCP曾一度打算上市。

  黄国滨告诉记者,这单交易对如意集团和SMCP是双赢的。

  首先,如意集团作为传统的纺织企业,该交易使其完成了从传统制造业到国际化品牌商的转型,也为其海外布局和扩张做了很好的铺垫。

  而对SMCP而言,中国股东将便利SMCP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在他们看来,中国正在成为全世界最大也最国际化的消费市场。

  另外, “欧美很多公司都采取职业经理人的管理制度,而经理人本身并没有股权,很多上市公司的股权很分散,甚至很多时候股权集中在财务投资者手里。很多中国企业收购之后,都给了管理层一定的股权作为激励,提升其股东意识,这也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在黄国滨看来,国外的被收购方对中国的企业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他们看到中国企业走出去能够为他们带来实质性的好处。“在一笔海外并购交易中,如果潜在的买家里没有中国客户,卖方客户就会觉得有问题。也就是说,中国已经变成了海外并购市场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他说。

  国际环境长期乐观

  随着中企海外并购数量的激增,一些不成功的案例也逐渐涌现。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企海外并购在欧美等国家在监管的审核方面受阻。

  不过,黄国滨认为,一些不是特别成功的案例,并非完全是因为标的国审查机构的问题。“跟并购发起公司、财务顾问都有关系,当然跟审核有一定的关系,但更多是因为交易本身,但总体而言不会有太大实际的变化。”

  据他了解,目前国内、国际流动性充足,有一些投机性的机构也希望抓住这个机会参与到海外并购中。但是大多数卖方更倾向长期、战略性的产业投资者来作为收购方而不是一个短期的投机者。“除此之外,交易过程中不仅由卖方决定,影响和参与决策的利益相关方者非常多元,甚至包括了当地的监管部门、媒体等,而有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所以失败,有时候是因为关注点过于单一,忽略了一些当地的利益相关方。”

  10月31日,国际电投上海电力(11.730, 0.00, 0.00%)股份有限公司并购巴基斯坦卡拉奇电力公司(简称“KE公司”)66.4%股权,这单并购是“一带一路”提出三年以来,在巴基斯坦最大的一单外资并购。在该交易中,摩根大通担任上海电力公司的买方财务顾问。

  黄国滨告诉记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购的难处在于,买方和卖方之间的相互了解的难度以及政策的不确定性等等。卡拉奇是当地最大且唯一的“产输配一体化”的企业,而且该交易还涉及到该公司原有的财务投资者以及价值链上的各利益相关方,对该交易的监管方也是涉及国家、不同地区。

  “因此在操作该类交易的过程中,需要与各方沟通,而摩根大通作为一家在全球都有丰富覆盖网络的金融机构在操作此类交易中存在一定的优势,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上海电力公司本身对本交易的承诺。”黄国滨对记者表示。

  近日,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公布,被认为是本年度和英国脱欧齐名的“黑天鹅”事件。特朗普对于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以及贸易政策有自己的一系列主张。

  就这是否会对未来的中企到美国的并购带来实质性的影响,黄国滨告诉记者,美国毕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国,其任何政策都会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具有全球性。其中一些贸易政策还会影响到中国的应对措施,这也会对中国企业经营环境、未来战略有所影响。但是,他认为,这只会带来短期的不确定性,长期来看依旧保持乐观的态度。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买买商城

中资“扫货”海外足坛烧钱容易赚钱难

中资“扫货”海外足坛烧钱容易赚钱难

区别于长远的远景规划,收购海外俱乐部面临的短期风险不得不防,俱乐部本身的财务危机、中国投资者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都需引起关注。

分级诊疗步入改革深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