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录上即可看出,《尼赫鲁世界史》并不是一部体例规范的世界通史、全球通史作品,在叙述内容上也很不完整。如果不是因为朋友的强烈推荐,笔者不会选择阅读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尼赫鲁是印度独立之后的首任总理,也是印度民族解放斗争的领袖。我们知道,拿破仑革命点燃了欧洲大陆的民族主义之火,之后近两个世纪蔓延至欧洲、亚洲、非洲的民族革命,伴生了一大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也诞生了五花八门、几近怪诞的民族起源神话。很多时候,民族国家的缔造者就是民族起源神话的(参与)塑造者,以高度失真的方式重塑了民族历史、区域历史和全球史。
《尼赫鲁世界史》却给了笔者以巨大的惊喜。这是一本史论作品,尼赫鲁写作这本书时正在英属印度殖民地的监狱内服刑,并不具备较好的写作条件。他是希望写作一本留给自己孩子,也能留给印度青年的历史评论作品。如果要从这本书中概括出关键词,恐怕可以梳理出这样几个:“宽容”、“自由”、“拥抱现代化并反思现代化”。
“宽容”是书中第一篇的重大主题。尼赫鲁所写的这本书不同于世界其他许多民族国家通行的历史读本,书作者不仅描绘了古代印度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璀璨文明成果,而且非常客观的介绍和评价了其他文明古国、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古代发展状况。书中浓墨重彩的描绘了古罗马文明、古中华文明等古代文明,盛赞开放包容的社会创造文明成果。尼赫鲁对于中世纪时期,阿拉伯民族宽容其他种族和宗教信仰群体的做法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在他看来,无论是古代印度,还是中国,一旦从开放转向封闭,从包容变更为狭隘,就会导致停滞萧条。
古代印度发育出了佛教和印度教,但佛教走出印度扩散至亚洲其他地区之后,在印度本土的影响力却直线下降,到了近代前后,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在印度国内都很有市场,佛教却似乎被人忘记。能否公允评价佛教文明在印度历史上的作用,考验着印度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的心胸。尼赫鲁认为,无论哪一种宗教,在其最初都带有相当的世俗性,对于其他思想和信仰的态度也相当开明包容,但到了后来,“人们增添并扭曲了早期宗教的教义……传教者被狭隘偏执的盲从者所取代”。
在全书第二篇,尼赫鲁讴歌“自由”。中世纪末期开始的为宗教自由、思想自由、政治自由而战的斗争,击垮了教廷的长期控制体系,这也为之后的政治和经济革命奠定了基础。尼赫鲁感慨,在印度并没有出现过思想自由的斗争,尽管古代印度最初对于思想自由有着巨大的宽包容性,但人们“越来越陷入退化堕落的宗教仪式、典礼和迷信中”,对于民族的进步发展构成了强迫型的思想桎梏。
航海大发展为欧洲注入了宝贵的资源,更为重要的是进一步刺激了冒险精神。印刷术的改良,为信仰自由和理想主义提供了可能,这与之后的工业革命也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尼赫鲁在书中还一一解析了18-19世纪西欧多位著名的政治哲学家的理论,例如,在谈到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时,尼赫鲁梳理分析了其思想传承来源,摘录了穆勒有关言论自由和表达自由的一段原话,并强调说,“这样一种态度,在教条的宗教或专制统治中绝对不会出现;这是一位哲学家、一位真理寻求者的态度。”
“拥抱现代化并反思现代化”的提法,并不是自相矛盾的。工业革命、大机器时代的到来代表着历史的进步,尽管这也同时创造出更为严重的不平等,撕碎了传统的手工业以及社会文化体系,但却将产出水平更高的物质文明成果,并为更大幅度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创造可能。尼赫鲁对于现代化、资本主义、全球化提出了严肃的反思,也指出,正是因为这样,才为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情感的聚集打下了基础。
尼赫鲁写作这本书时,印度还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这段殖民统治给印度民众带来了巨大的苦难,譬如19、20世纪都曾发生严重饥荒。尼赫鲁希望将“宽容”、“自由”的气质重新注入印度文明,并使得印度人民能够形成对于现代化的正确态度(既不盲目排斥又能懂得珍视本民族特质)。他严厉的反驳了那种所谓英国人为印度带来了工业化、现代化并创造了知识阶层的说法,指出,英国入侵印度时,印度的家庭小工业已经处于较为先进的阶段,如果顺利发展,同样可能具备进入工业革命时代的条件,印度很可能以自己的节奏和方式进入现代化;并且,英国殖民统治印度期间,扶持和帮助了印度本土宗教中的保守主义,鼓励了种姓制度,“与印度所有落后、保守的元素结成了联盟”(目的在于将印度发展为一个永远的原料出产国)。
“过去给予了我们丰厚的馈赠”,包括我们今天所拥有的文化、科学、价值理念等,都是先辈的馈赠,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传统,这是掌握历史的一个重要理由。但要从历史中找出定律,找出照亮前行道路的指针,我们就不能“盲目地相信这一切”,我们要善于提出问题,在“精神幻灭、充满困惑和迟疑的时代”勇敢发问,不放弃、不降低我们的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