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定调构建金融多元供给体系
实行穿透式金融监管,允许失败金融机构有序破产
2016-06-13 作者: 记者 张莫 刘丽/上海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一年一度的陆家嘴论坛于6月12日至13日在上海举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出席此次会议的金融监管层人士在会议发言中均透露出,监管层将进一步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和产品体系,增加金融的有效供给的政策信号。与此同时,更加全方位的金融监管体系和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也必不可少。

  “我国经济体量是非常庞大的,地区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中小企业的数量也非常众多。培育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金融体系,满足多层次、多样性的金融服务需求,应当放宽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利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多种形式,发展普惠金融,促进市场充分竞争,增加金融市场有效供给。”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涛说。他还直言,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产业呈现爆发式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是传统的受到监管的金融服务供给不够充分。看起来比较丰富的金融机构仍然有结构性的短板,这是当前金融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张涛发言指出,中小型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有信息、服务成本方面的优势,这一类金融机构应当有自身的市场定位,寻求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满足市场的不同的需求。“在充分的竞争条件下,我国的信贷市场发展方向应该是多层次、多元化的。既有全国性的金融机构,也有区域性的和社区型的金融机构;既有存款类的金融机构,也有非存款类的金融机构,还有政府支持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张涛说。

  银监会副主席郭利根的主旨演讲亦围绕“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普惠金融机构体系”的主题展开。他表示,一方面,金融机构应将普惠金融服务目标融入业务发展、绩效考核等核心环节,真正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同时在业务模式、风控技术及管理制度上,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和安排。另一方面也要建立专门的普惠金融监测考核指标和统计制度。加强评价和监测分析;并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财税杠杆激励引导作用。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也表示,要着力优化保险供给,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包括:推动个人税收递延型保险落地,推动传统养老模式向医养转变;支持有服务条件的保险机构投入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推动保险养老社区的建设,促进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和长期福利保险的发展;顺应人民群众病有所医的期待,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树立大健康的理念,推动保险业从单纯的报销向病前、病中、病后综合性的健康保障管理方向发展;支持保险机构参与金融服务业的产业链整合;顺应人民群众消费的升级,鼓励高品质的服务供给,发展高端医疗保险、家财保险、旅游保险、教育保险等。

  而在强调增加金融供给、放宽市场准入的同时,监管层人士亦强调了对金融体系进行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张涛表示,对近期出现的一些新金融业态暴露出的风险事件不容忽视。“尤其需要把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所有金融业务纳入全方位的金融监管框架,不忽视监管空白,不留下监管死角。”他说。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也在发言中对金融监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她表示,在监管上应该实行穿透式的监管,要看到最终投资人和融资人,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落实投资人适当性原则,缩短风险链,减少系统性风险。“中国在目前的情况下还不会出现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但是如果把握的不好,小的矛盾积累会导致大的风险产生。”她说。

  监管层人士也强调了增加金融供给背景下的“优胜劣汰”机制的必要性。张涛表示,培育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并不是闭门造车或人为划分,而应该是充分竞争环境下市场主体相互竞争、优胜劣汰、市场选择的结果。没有充分的市场竞争,就无法倒逼金融机构提高金融竞争力,改善服务效率,创新服务方式。“维护整体金融稳定而不是保护业内每一个机构都不失败、都不出任何风险。对于经营出现风险、失败的金融机构,要建立有序的处置和退出框架,允许金融机构有序破产。该重组的重组,该倒闭的倒闭,增强市场的纪律约束。”他说,要建立健全一系列配套的制度设计,包括存款保险制度、征信体系建设、金融机构市场处置与退出机制等。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僵尸企业坏账压力传向银行担保信托

僵尸企业坏账压力传向银行担保信托

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重灾区面临的债务压力越来越大,向各类金融机构传导的风险有上升趋势。

靠政策拿补贴 “老僵尸”欲变“吸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