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企稳的信号在增强,但断言已经企稳为时尚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陈昌盛在第34届中日经济知识交流会第二单元“中日经济形势与中日经济合作”环节作主题发言时表示,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出现了积极变化,陈昌盛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了市场预期。去年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中国原有的宏观政策框架进行了丰富和拓展,将需求管理与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这一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实践创新。特别是强调去产能、去库存,对整个市场的预期改善产生了很大的改变。
其次,今年以来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政策相对宽松。比如,今年一季度我国的信贷增速再创了新高;广义货币M2的增速持续超过13%;同时,提高了财政赤字率,强调营改增全面推进时所有行业不增加税负等。
再次,价格效应在发挥作用。2015年,大宗商品和工业产品的价格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到了2016年基本呈走稳态势。这些变化在企业的库存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因为库存是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在价格快速调整下,库存占比自动会提高,价格趋稳以后会有所下降。另外,价格趋稳以后,企业的成本效应在改善的同时,短期利润也得到了一些改善,我个人认为短期的价格效应,对改善市场活跃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相对缓和的外部环境也是重要原因。特别是美国延后加息的步伐,以及欧洲、日本等实施的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更大范围实施负利率,使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在二月份以后得到较大的改善。过去两年很多短期投资从发展中国家净流出,而2016年一季度很多投资基金再次出现净回流。中国资本外流的压力也明显缓解。
陈昌盛认为,目前来看,中国经济确实出现了很多积极的变化和改善的条件,但还不能判断中国经济已经完全趋稳或者乐观认为下跌的趋势已经结束。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还是要相对谨慎,其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整体的投资仍不活跃,特别是民间投资意愿不是很足。民间投资增速比较低,而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的比重超过62%。
二是房地产市场的反弹难以持续。从房地产下一步的投资和对房地产区域分布监测的情况来看,目前回升效果比较好的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城市,对房地产投资的未来支撑率不足。同时目前房地产销售中二手房的占比明显提高,这对下一轮的房地产投资带动不大。所以今年三四季度房地产投资可能会有所回调,虽去年下半年负增长的态势要好,但持续走高的可能较小。
三是企业的整体效益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目前来看,一些上游产业大幅度亏损的现象已经出现好转,但没有较大的改善,企业整体的亏损面仍高达20.7%。企业效益能否继续改善还需进一步观察。
在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增长上,陈昌盛对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可能会硬着陆这一误解进行了解释。他说,中国经济实际运行中,PPI降幅回升、通缩压力有所减小、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经济阶段性企稳信号正在增强。此外,中国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时候再用原来高增长时期的经济结构关系,去评价GDP的增速是不恰当的。判断当前中国经济,更需要发展阶段变化和结构深度调整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