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亟待补齐,以便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补齐短板是系统工程,需多措并举,笔者认为关键是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农民通过劳动脱贫致富的能力,而精准扶贫贷款就是一个好办法。精准扶贫贷款在全国各地实践较多,尽管模式不尽相同,比如推动主体、贴息力度和覆盖面等有差异,但机理相似,其核心是通过贴息,引导资金流向农村,流向劳动的贫困农民,服务农业生产。
从精准扶贫贷款的优点看,首先是激励和奖励农民劳动。精准扶贫贷款给贫困农民提供生产的本钱,购买各种生产资料,改善了贫困农户的生产条件,增强农民的参与度。农民使用几年后还完贷款,获得了剩余价值,是农民劳动的成果,是对农民劳动的奖励。
其次,政府主导是保障。推行精准扶贫贷款模式肯定会有风险,难点是如何防控道德风险,尤其是恶意违约风险。如果没有政府建立的风险防护网,没有风险补偿基金,银行将很难有所作为,精准扶贫贷款也将难以持续。
第三,撬动银行资金流向农村,扩大内需。精准扶贫贷款以贴息作为支点和切入点,发挥乘数效应,把数倍资金引向农村,是用很“便宜”的资金服务农业生产建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带动消费和投资,扩大了整个农村地区的有效需求。
第四,降低金融体系风险。从微观个体看,精准扶贫贷款的贴息降低了农业生产的资金成本,降低了银行贷款的市场风险。而从宏观全局看,精准扶贫贷款更是将资金引向生产领域,不仅改善了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还避免了过多资金在金融体系里“打转转”,降低了整体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第五,分类扶持扶真贫。精准扶贫贷款是为贫困人口量身定做专属金融产品,是“穷人贷款”,是“扶真贫,真扶贫,干实事”。
精准扶贫贷款设计精巧,操作简便,修正完善后可在全国复制推广。从全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看,为引导更多资金流向贫困地区,推动农村扶贫,还需重视以下工作:
一是改善资金流向。要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互补作用,开辟新的扶贫资金渠道,特别是要重视基础货币向贫困农村的投放。目前,我国外汇占款下降,央行[微博]货币政策主动性增强,建议利用这一大好时机。央行在基础货币投放的再贷款渠道,比如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抵押补充贷款(PSL)、中期借贷便利(MLF)等,加强服务贫困农户,尤其是中西部地区。
二是争取税收优惠,减轻发放精准扶贫贷款银行的税负。目前金融业正进行营改增试点,由于银行业进项税额抵扣比一般行业要少,所以营改增后的初期,银行实际承担税负可能会上升。如果对从事精准扶贫贷款的银行实行税收优惠,将大大调动银行发放精准扶贫贷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在农村贫困地区推广PPP模式。财政可通过推广PPP模式,调动各种社会资本参与扶贫,解决农村中长期投资问题,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扩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覆盖面,因地制宜解决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
四是创新扶贫方式,探索“互联网+扶贫”。要主动迎接“互联网+”的挑战,再造贫困农村扶贫流程,缩短扶贫链条,提高扶贫透明度和资金使用效率。在“互联网+扶贫”方面,政府可多做资金扶持和引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