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的等待后,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终于落地。
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张江高科总经理葛培健14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此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有亮点、超预期、有惊喜”。接下来针对国资国企采取的并购、重组、上市等资本运作手段,将在更加市场化的背景下,激发资本市场新一轮的活力。
那么,作为上海推进科创中心建设的主体,以及上海重要的国资力量,张江高科将如何落实这一国企改革的顶层方案?
葛培健说,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已根据具体情况对第二轮改革方案进行了慎重研究,政府将会择机予以披露。而在“科技投行化、操盘基金化、创新离岸化”的思路下,张江高科也正在加快业务转型,以实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目标。
《指导意见》“有亮点、超预期、有惊喜”
第一财经日报:从一家国有上市公司负责人的角度,你怎么评价《指导意见》?有超预期的地方吗?
葛培健:对《指导意见》的出台,我总体评价是“有亮点、超预期、有惊喜”。
亮点在于坚持公有制与推进市场经济相融合。包括分类管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向管资本为主转变、发展混改和员工持股等,均反映了在坚持公有制的基础上强调市场化的意思。
最大的亮点我认为在混改和员工持股两方面。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很多优秀的上市公司已经实行,《指导意见》实际上也是肯定了上述做法。
关于稳妥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我认为,混改不是目的,混改也不等于改制,而是通过投资、运营公司,通过市场化方式开展股权投资,与非国有企业进行战略合作、股权融合、资源整合,有利于以市场化的机制带动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
当然,《指导意见》明确了混改不搞一刀切,其实就是不设数字目标,这也是对国企改革的总体框架与红线做出了明确界定,等于给国企改革加了把锁,国企改革的科学性更加明显。
现在就要看“1+N”中的“N”,“颜值”到底如何。
关于员工持股问题,我认为最大的国有资产流失就是人才的流失。探索员工持股有利于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激励约束的长效机制。关于员工持股方式突出了做增量为主,是投入真金白银的,这也是亮点之一。
此次股权改革中加大集团层面的改革力度,是超出我预期的。
惊喜在于提出了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重塑国企领导人企业家精神,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创新意识优秀、市场敏锐度高的企业家队伍,对提升国企竞争力的意义不可小觑。
我最关心的,是未来《指导意见》落实的深度与操作性。
日报:关于超出你预期的“加大集团层面公司制改革力度”,《指导意见》提出要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张江集团是否也要推进整体上市?如何推进?
葛培健:关于张江集团及张江高科的改革方案,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已根据具体情况对第二轮改革方案进行了慎重研究,政府将会择机予以披露。一旦披露,我们将积极落实相关改革的要求。
混改包括资本、机制、人员、理念多方面
日报:从张江高科的角度,接下来如何推进混改?
葛培健:很多人对混合所有制的理解和看法可能都有偏颇,我们推进国企改革决不能认为只要资本混合了就“一混了之”。我个人理解,混合所有制不仅仅是资本的混合,而且还包括机制、人员、理念的混合。
如果把资本的混合看作技术层面的话,那么机制混合就是制度层面的事,而人员混合则是文化层面的事,理念混合则是精神层面的事,只有达到了最高层面,混合所有制才是名副其实的。
我认为,张江高科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下,要进一步明确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合理合法合规地发挥积极作用,提升公司法人治理水平,扭转“小会场”决定“大会场”的局面。
我们希望建立股权结构多元、股东行为规范、内部约束有效、运行高效灵活的经营机制。
日报:关于员工持股,会考虑吗?
葛培健:这是我一直尊崇的国企改革理念之一,我始终认为这是国企改革市场化的必由之路。
在我去年到任张江高科后,就已经与高管层积极研究。一方面,我们浩成创投公司已获批浦东新区国资委风险投资类企业探索实施项目跟投等激励约束机制试点单位,现在我们正配合浦东新区国资委对跟投范围、跟投人群、跟投比例和额度分配、资金来源、绩效捆绑、收益兑现、退出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公司董事会通过了经营层任期考核和提取超额净利润用于中长期激励的方案。目前已提取了2014年度超额净利润的5%,用于对员工的中长期激励,以市场化的方式,形成团队经营目标与公司长期发展目标的一致,在团队中树立了“事业合伙人”的观念。
日报:在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指导意见》也提出,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张江高科会如何推进这方面的改革?
葛培健:这一条其实是考验国企领导智慧和水平的,我想绝大多数国有资本通常会固守于投资国有领域范围,还没有足够的眼光“走出去”,能管好国有的“一亩三分地”已经不错了。
对于张江高科,我们提出了“参股不控股”的投资策略,不仅在风险投资方面进行了尝试,接下来我们还将运用基金操盘,在科创中心建设中做进一步探索。
今年我们投资的“武岳峰”基金,充分借助了专业团队的优势,间接参与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竞争,通过与美国公司竞价,收购了美国芯成半导体公司,这就是在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但是,这种与国外公司直接PK竞价的形式,如果以国有控股的公司操作,难度就非常大。
上半年董事会也通过了投资民营控股的移动互联网基金的议案,国有资产相对控股、民营专业团队操盘,用市场化的方式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下的张江小微企业提供孵化资金。
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我们“参股不控股”的投资策略,明显提升了投资效益与投资效率,这对张江高科实现弯道超速、跨越式转型科技投行的战略意义非常重大。所以,我们要继续在合理的范围内深入探索、实行“参股不控股”的投资策略,以市场化导向进一步混合资本、混合团队。
让国资流动平台真正发生化学反应
日报:把国有企业打造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充分激发和释放企业活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引领力,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有哪些地方使得国企不能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
葛培健: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大家都懂,但没有人愿意去捅破那一层纸。国企改革过程中从政府到企业,大家都想做“好人”,没人愿意做“坏人”,再加上缺乏担责意识,于是国企改革就成了“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感觉国企改革好像一直在推动,但实际上却是走走停停,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局面。
我认为真正的问题在于“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中比较明显的是,相关部门既要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其实通过设定考核目标,政府充分授权,让国企自主“折腾”,辅以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最终以考核结果论英雄。我想国企不仅会成为市场的主体,而且会成为那头“站在风口的猪”。
日报:今后,国资投资、运营公司要成为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也要开展政府直接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试点。上海已经实质性启动了国资流动平台,你认为这会带来什么变化?如何更有效地实现国资流动?
葛培健:这就是我刚才谈到的政府自身定位、角色转变以及国有企业市场化的问题。只要这一问题解决了,其他相关问题必然会迎刃而解。
国资流动平台的设立是国资由管人、管事、管企业,向管资本的转变。我关心的是到底能否产生化学反应。如果仍然是三不变,即大股东不变、实际控制人不变、股本不变,则国资平台的设立又将是一次物理反应。
只有通过向管资本为主改变,让企业获得自主经营决策权,国有企业成为真正市场独立的主体才不是空话。
总之,国资流动平台的设立,应更有利于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更好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国有资本重点投资方向和领域,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战略性产业集中。
激发资本市场新一轮的活力
日报:接下来涉及国资国企的并购、重组、上市动作会有不少,这对资本市场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葛培健:我始终认为,我们的国企改革决不是简单的拆分合并,也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不能忘了“回家的路”,都要不忘初心,这是我们国企领导者应该始终牢记的。
国有企业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命门,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企的改革必将推动整个中国经济的大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将迈向一个新台阶,而资本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我相信对资本市场而言是一个重大利好。在与众多机构投资者的交流中也发现,他们都对国企改革的方向、改革的力度充满期待。
目前,从《指导意见》的精神来看,应该符合市场预期,且亮点迭出。在《指导意见》指引下,并购、重组、上市等常用的资本运作手段,将在更加市场化的背景下,激发资本市场爆发新一轮的活力。
找到了“撬动地球的支点”
日报:《指导意见》提出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张江高科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相对于上年同期下降30%,但是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70%。这是否意味着张江高科已经实现了业务转型?
葛培健:应该说,张江高科业务转型仍在路上,而且我们对市场、对同行始终怀有敬畏之心。我们提出转型科技投行,着力打造“新三商”,专注产业地产、科技投资、创业服务三大业务的有机融合、协调发展。从报表来看,我们的投资收益得到了大幅提升,这是我们转型的必然表现。
转型不平坦,这条路还很长,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做好每项工作,走实走稳。但张江高科已经找到了“撬动地球的支点”,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