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15-06-25   作者:记者 康淼 姚玉洁 孔祥鑫 姜刚采写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编者按:去年年底以来,央行连续三次降息、两次降准,这些举措提振了实体经济发展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实体经济的资金困难。然而,流动性渐趋宽松的背景下,业内人士也对资金流向表示担忧。他们认为,当前需警惕银行信贷资金“跑偏”进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继续吹大资产泡沫;另外需警惕银行资金“傍大款”,流向央企等大企业,抬高社会资金成本,同时造成资金“体内循环”,带来金融风险。

  多措并举增加流动性

  当前,我国金融改革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降息、降准等针对银行业的一系列措施接连出台,旨在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并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去年11月以来,央行3次降息2次降准,尽管当前仍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在应对实体经济变化的手段上明显趋向积极。自2014年11月22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今年3月1日起,存贷款利率又均下降0.25个百分点。5月11日起,存贷款利率又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降至5.1%,存款利率至2.25%。
  央行2次降准时间间隔短、力度大更是超出市场预期。自今年2月5日起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4月20日起再下调1个百分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泉州市分行副行长郭志鹏说,这两次普降配套的定向降准更值得关注,前次降准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一定标准的城商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0.5个百分点,对农发行额外降低4个百分点。后次降准则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额外降低1个百分点,对农发行额外降低2个百分点。“这两次降准抓住了实体企业融资的薄弱环节,对小微企业和‘三农’进行额外支持,表明货币政策更加‘精确制导’。”
  武汉宝特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林安说:“最近公司正要向银行贷款,降息降准将帮助我们更容易、更便宜地获得贷款。”
  福建天盛恒达声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海宁说:“实体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资金链紧张时期,银行往往因为小微企业经营风险大而惜贷,降息降准释放流动性,对提升实体企业的发展信心是很有好处的。”
  福建海峡银行董事长苏素华说:“今年以来,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逐渐发挥效应,小微企业金融需求明显增加。目前海峡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12%。降准后我行将增加几十亿元贷款,降息则降低资金成本,这些举措将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在一系列货币政策的作用下,实体经济终于止住了之前快速下跌的势头,出现了企稳的迹象,特别是工业出现小幅回升。统计数据显示,5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比4月回升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小幅回升。5月份,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267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0.4%,比上月回升1.4个百分点。
  货币政策调整也有助于维护债务信用,防范金融风险。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说,一季度新增贷款虽保持较高增长,但投资增速显著下滑,表明新增信贷进入新设企业和新投资项目很有限,大量地用于借新还旧避免信用违约。“中国进入一个去杠杆的过程,需要保持流动性,更需要保证债务的可持续以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流动性宽松也对股市产生利好。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立坚表示,经济低迷时实业投资意愿较弱,股市带来的财富增长能刺激消费和投资,有助化解企业过剩产能、转变生产方式,夯实经济基本面。
  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央行降息降准带来市场流动性大幅增长,提振了实体经济发展信心,但也要加强监控资金的流向,警惕资金新动向给经济发展增加不确定因素,金融资本“跑偏”将带来新的风险。

  大量资金弃实体挣“快钱”

  股市的火爆正让很多企业家放弃主业,转而去炒股。降准、降息政策的本意是支持实体经济,如果没有监控好资金用途,将有很多资金流入股市,实体经济还会“缺血”。
  福建晋江奥金针织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明权说,现在实体企业平均利润率不到5%,有时股市一天的收益甚至超过企业一年的利润。中国软包装集团董事长翁声锦也表示,很多企业家把用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股市,很多银行贷款由于用途监控方面存在缺陷,也被企业挪用而进入股市,这种现象非常令人担忧。
  种种迹象表明,资金在加速入市。4月20日降准当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日成交额超过1.1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降准后一个月,4月20日至5月20日,上交所成交额总共达17.48万亿元,深交所成交额共14.18万亿元。这段时间,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分别累计上涨了3.7%、8.4%和38.2%。
  股市的“疯狂”在6月15日至19日这一周突然发生了变化。沪深股市被不少人称为“黑色一周”。上证指数上周五报收4478.36点,周跌幅为13.32%,创下7年来最大周跌幅;创业板指数报收3314.98点,周跌幅高达14.99%,创下该指数历史最大周跌幅。而在此前,沪深股市均创下了一连串上涨历史纪录。
  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下跌最主要的原因是股市过快上涨带来的泡沫。除此之外,新股发行对资金面产生了影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比如严查场外配资等。
  据了解,经过4月、5月新股民持续入市,6月份新开户显著下降。分析人士指出,持续的暴涨是风险蓄积的最大元凶,导致上周暴跌的直接原因是市场资金逐渐跟不上上涨的步伐。

  货币宽松推动房价扭头向上

  数据显示,5月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同比下跌。其中,一线城市涨幅较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信贷额度及利率水平是楼市的风向标,降准及降息政策是房地产发展的推进剂。最近货币政策风向变化对楼市直接或间接都有强刺激影响。
  6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同比下跌。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说,5月份房价环比上涨主要是一线城市涨幅较大所致。
  3月30日新政策实施后,二套房首付比例下限下调至四成,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房首付最低降至两成,普通住房营业税免征期由五年改为二年。5月11日起,央行再次降息。此次降息后,5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和5年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均创下自2000年以来新低。安徽、四川等多地也先后出台了利好政策。
  深圳楼市自“3·30”新政策后出现疯涨行情。“3·30”新政策出台不到3个月,深圳一些重点区域二手房价格涨幅已经超过50%。5月25日,深圳中洲中央公寓获批预售,顶层备案单价为37万元/平方米,刷新了深圳楼市的最高单价纪录。
  上海市房价也上涨明显。据上海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统计,2015年5月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超3.1万元/平方米,为近5年来房价新高。个别二手房房源一个多月就能涨100万元。如,上海黄浦区耀江花园楼盘130平方米的房子,4月底5月初的成交价格还在780万元左右,到了5月中旬成交价已经涨到850万元,而近期成交一套同样户型的房源,价格已经升到880万元。
  北京楼市量价同时走高。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统计,北京市5月二手房住宅网签达到了16627套,是最近26个月来的第二高点。
  成交量大幅上升是资金流入房地产的表现,以成交量为基础房价重拾上升的趋势。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一线城市楼市上扬主要是由于中央和地方多重利好政策的出台,以及资本巨头进入房地产市场,推动土地市场火爆所致。
  易居智库研究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近期土地市场中,金融资本的身影频现。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保利、绿城等多家房地产公司合作,拿下多块土地。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45亿元入股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月上海四幅地块连拍,招商平安联合体以30.1亿元高价拿下了宝山大场镇地块。

  警惕大企业成资金“二道贩子”

  在一系列货币政策的影响下,信贷环境有所改善,但相当一部分依然会流向“不缺钱”的大型企业,造成大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冰火两重天”的信贷状况。业内人士称,应警惕国企获得低廉资金后又通过理财等渠道,把资金贷给民营企业,成为资金“二道贩子”,这也抬高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
  叶海宁说,现在银行为了控制风险,更倾向于把资金贷给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更有甚者,一些国有企业特别是集团公司,成立财务公司统一上收子公司贷款权限,增加与银行的谈判筹码。他们获得大量低成本资金后再投入股市或委托贷款、信托等理财渠道,成为资金“二道贩子”,有必要对大企业从事这种“钱生钱”的行为提高警惕。
  一位接受采访的股份制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银行肯定愿意把资金贷给行业的龙头和大型企业。这些大型企业融资的方式有很多,他们可以搞股权融资,也可以由企业发债融资,甚至有自己的财务投资公司,其实并不缺钱,但银行追着大型企业放贷的情况依然十分普遍。
  专家表示,政策上一直在通过定向宽松的方式来引导银行资金的投放,增加对中小微、“三农”的支持,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这些企业得到的支持还是很有限。
  福建一位建行支行行长告诉记者,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已经突破了10%,对小微企业贷款非常谨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还是很大,小微企业经营形势并没有改善。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大企业的挤出效应,尤其是宏观经济环境不景气的背景下,各种社会资源向大中型企业倾斜倾向更加明显,进一步挤压小微企业生存空间。
  翁声锦说,现在银行把新增信贷资金贷给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对于银行来说,它只要保证6%的收益就可以了,资金到国有企业并没有太大的风险,对于国家来说只是“从左口袋到右口袋”。但国有企业再通过搞信托、基金等方式,把资金贷给民营企业,这种影子银行就不断放大风险,也抬高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说,在财政政策支持“有心无力”的状况下,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导致资金流向本已不需要太多资金的大企业。从这个角度来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以及协调可能更重要。

  改革基础货币发行机制 配套相关财税措施

  货币政策调整能够帮助企业树立发展信心,对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初步效应显现。相关人士认为,当前应改革基础货币发行机制,继续研究调整货币政策,并配合相关财政政策,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防止资金“跑偏”。
  首先,继续加大宽松力度,把握货币政策调整空间。
  福建海峡银行董事长苏素华说,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普遍在17%左右,国外银行普遍在10%至12%,过高的准备金率可以继续逐步下调至正常水平。外汇占款的趋势性下降使得高准备金率对冲的必要性下降,而在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后,其作用可以替代部分存款准备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说,货币政策可以为调整经济结构创造机会。一季度数据显示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目前实体经济困难,仅靠深化改革不够,还需要货币政策的配合,可根据经济走势进一步加大货币政策调整来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其次,改革基础货币发行机制,确保货币正常供应。
  我国基础货币的发行基本上靠外汇占款,随着外汇占款出现较大回落,可探索补充货币的新渠道。曹远征认为,商业银行可用购买短期国债来替代上缴存款准备金,进而释放流动性。这一改革还可以配合当前地方债务置换,可增加地方债置换规模,让商业银行购买地方债来置换存款准备金,在释放流动性的同时降低地方债务风险。
  第三,配套相关财政政策,调整税收政策。
  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岸元认为,当前财政政策应更积极,尤其是税收政策可更有作为。应选择那些税收规模不大、却能显著影响预期的税种,进行调整,营造市场氛围,撬动市场。苏素华认为,应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减税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把更多资金投入小微企业。
  第四,加强贷款管理,严密监控贷款资金流向。
  受访人士建议加强贷款管理,严密监测贷款资金流向,防止贷款被违规挪用,严禁“以贷转存”“存贷挂钩”等行为,加强对“影子银行”、同业业务、理财业务等方面的管理,防止信贷资源在银行体系内循环,从而真正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