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是很多人每天的习惯。但日前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消息显示,59个测试样品中18个不合格,问题集中在污染物超标、虚标等级等。而记者调查还发现,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一些名茶,如大红袍、茉莉花茶,不少都是拼配而成,其原料配比成谜。
□权威发布
三成检测茶叶样品不合格
日前,北京市消协工作人员分别在市场随机购买了59个茶叶样品。茶叶比较试验结果显示,59个测试样品中有18个样品质量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不合格率达到30%。不合格产品包括“武夷星”、“知福”、“响水涧”、“御顿”、“八马”、“今茗香”、“研茶园”、“天方”、“君豪”、“红方”、“乐之选”等多个知名品牌。
此次试验中共9个样品(8个乌龙茶样品、1个茉莉花茶样品)稀土含量远远超过国家标准要求,其中有4个样品超标两倍,稀土含量最高的样品实测为7.6mg/kg(国家标准规定稀土含量不大于2mg/kg),分别是从华联万柳购物中心购买的知福茉莉花茶、物美北辰店购买的铁观音、旺市百利飘亮购物中心购买的清香型安溪铁观音和永辉超市(东星时尚广场)购买的铁观音茶。
对于消费者关注的农药残留问题,本次比较试验共测试了25种农药残留指标,所有样品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有10个样品测出含有5个以上种类的农药残留。
一般来讲,茶叶等级越高,价格越贵,一些名优品种的茶叶相邻等级间差价甚至能达到每斤几千元。而本次比较试验中有将近总量四分之一的茶叶样品虚标等级,以次充好。
这种虚标等级的情况尤其常见于乌龙茶,往往每斤几十块钱的茶叶也会标称特级或一级。本次比较试验中乌龙茶以大红袍和铁观音为主,以超市为例,乌龙茶的价格从每斤80元至1600元都有销售,但其等级却大部分标注的是特级或一级,因此消费者根本无法从标签上分辨茶叶的品质优劣。
□市场调查
虚标等级普遍存在
本次比较试验中,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还组织专家对茶叶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进行了评测,尤其是对问题最为突出的乌龙茶进行了感官测试。经过检测,“武夷星”、“研茶园”、“御顿”、“知福”、“天方”、“君豪”、“猴王”、“红方”、“八马”、“乐之选”等品牌的茶叶样品存在虚标等级的情况。
“150元”“800元”“1000元”……几种相差悬殊的价格,都是在一家某大型商超标注的“一级”铁观音的价签。日前,记者走访了京城多家大型超市,发现在茶叶销售区域,价签标注的“等级”一栏里,基本上填写的都是“特级”或者“一级”,只有这两个等级,但是价格却差距几倍、甚至十几倍。
那么在其他市场情况如何呢?5月28日,记者走访北京最大茶叶市场——马连道茶街发现,这里的茶叶大多是散茶售卖,标注等级的较少,等级和价格基本都是销售人员说了算。
在马连道某茶城,几乎每个档口都摆着长长的茶台,消费者落座后,消费者人员首先给顾客泡一杯茶。记者以消费者的名义走进某大红袍的专卖店。茶店店员随后给记者泡了三杯不同品质的大红袍,价格每斤分别为1000元、3000元、5000元。当记者问
到为何大红袍的价格会差距这么大时,店员介绍说,大红袍的原料产地、工艺不同都会对价格产生影响。而当记者问及店内大红袍的等级时,店员介绍说,该店产品都是一级和特级,品质有保证。
资深茶行业专家李一农介绍,茶叶感官品质的等级是体现茶叶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茶叶对感官品质的要求和其他食品或饮品存在很大不同,特别是一些名优茶叶,往往因为等级的不同,茶叶的感官品质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销售价格上的差距也很大。“目前市面上,基本所有的茶叶都标注为一级、特级,明显是等级虚标成风。”
拼配茶原料配比成谜
记者调查中还发现,目前市场不少名优茶其实由各原料茶拼配而成,其中最为明显的当属大红袍、茉莉花茶。
大红袍分类细致,行家能看出门道,但普通消费者一时很难准确掌握,在购买时就会有雾里看花的感觉。从茶的生长地环境来区分,大红袍分为正岩茶、半岩茶和洲岩茶。正岩茶产自武夷山内生长环境好的山岩;半岩茶产自旅游风景区内除核心景区外的周边景区;洲岩茶是指河岸两旁沙质土壤茶园生长的茶叶。不同生长环境的茶叶分为不同等级,价格也有差距。
“贵的大红袍,也不一定是真正的好货,正岩茶、半岩茶和洲岩茶之间的区别,只有少数消费者才能分清。”武夷山茶叶同业公会北京分会会长赵泉山表示。
此外,上世纪80年代以前,大红袍基本都是纯种大红袍,而1980年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陈德华通过在武夷茶树中优中选优,拼配的商品大红袍,让“大红袍”有了新的形态和生命力。不过随着市场发展,拼配的商品大红袍的质量参差不齐。
赵泉山表示,目前市面上的大红袍多为商品大红袍,纯种大红袍量很少。纯种大红袍则为母树大红袍中的某一品系无性繁殖栽培后,单独采制加工而成。商品大红袍多用大红袍和水仙、肉桂等岩茶按一定拼配标准制作而成,高品质的拼配茶弥补了纯种大红袍制作和产量方面的局限性,不少消费者爱喝拼配大红袍。
大红袍有纯种大红袍和商品大红袍之分,那么商家会告诉消费者吗?记者调查了解,各大红袍厂家宣传时只标注为大红袍,并没有包装标注了商品大红袍或拼配茶。资深茶友吴先生说,我都喝了5年的大红袍了,商家给我推销都说自己是正宗大红袍,从来没有给我介绍过大红袍还分纯种大红袍和商品大红袍。购买的茶叶包装上也没有进行任何标示。
记者以消费者名义向一些大红袍厂家咨询商品大红袍原料茶配比时,厂家都以拼配原料及配比属于厂家秘方为由拒接回答。
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表示,拼配茶及原料茶未标示给一些商家以次充好空间。“拼配出来的商品大红袍的品质并不是不好,但是大红袍的原料茶由于产地不同,价格差距数倍。拼配出来的商品大红袍到底有多少是正岩茶、半岩茶和洲岩茶,又有多少劣质茶,消费者无从知晓。所以一些不良商家就可能用几百元拼配出来的商品大红袍卖出万元的高价。”
此外,茉莉花茶也是典型拼配的茶。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为了使得茉莉花茶泡得更久,香味更浓,各大花茶茶企都会加入往年的茉莉花茶已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但目前各大茉莉花茶企业并没有在包装上进行标示,消费者喝下一杯花茶,也不知道有多少陈茶入口。
□专家解读
稀土标准有争议
众多的品牌茶稀土超标,那么茶叶还能喝吗?朱丹蓬表示,稀土超标违反的是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关部门应开展后续处理工作,对抽检不合格食品的经营者进行严肃查处,并监督其他食品经营者对相关批次茶叶下架退市。
不过针对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的茶叶比较试验结果,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也公开发表《关于有关媒体报道中茶叶食品安全若干问题的说明》,称“我国茶叶产品与世界其他国家茶叶产品相比整体合格率较高”、“可以放心饮用”。
该《说明》中提到,“我国是稀土含量较为丰富的国家,也是目前国际上唯一制定稀土限量标准的国家。自2005年,我国发布实施茶叶稀土限量标准以来,茶叶稀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目前,茶叶稀土元素限量正处在基础研究、风险评估和指标修订阶段”。
喝了稀土超标的茶,对健康有怎样的影响?综合目前学界对稀土的认识,可将稀土“毒
性”描述如下:稀土具有明显的环境蓄积性,生物吸收与富集性、脏器组织的蓄积性及毒效应的广谱性。
不过许多学者对茶叶中稀土危害持不同见解。食品与信息交流中心专家阮光锋表示,茶叶不同于其他植物性食品。茶叶通常被人们用来冲泡饮用,稀土较难溶于水,冲泡的茶汤中只有不到1/4的稀土氧化物会浸出,对人体的安全风险很小,这与直接吃到肚子里是完全不同的。“从目前人群摄入情况来看,从食物中摄入的稀土量不会超过每日允许摄入量。”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梅宇也表示,稀土元素对于人体健康具有双面性,具有抗凝血、抗肿瘤、抗动脉硬化、消炎杀菌等药理功能,适量摄入稀土元素有益人体健康;只有稀土摄入过量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建议当前应尽快对现行的茶叶稀土限量标准重新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指标。”
标识不规范侵犯消费者权利
在茶叶产品的等级标识上,目前市场的情况整体不容乐观。
资深行业专家吴锡端公开表示,中国茶行业现有的国家标准多是推荐性标准,不是强制性标准,包括等级在内。“国家标准的不到位导致了两方面的市场问题:一是部分商家打擦边球或者虚标等级,而另一方面则出现了品牌企业生产了特别高品质的茶叶无标准可依的状况。”
朱丹蓬表示,茶行业的准入门槛太低,行业内虚标等级的情况确实严重,有些小企业小作坊甚至都不知道国家标准的具体内容,就自己随便标注等级。这一点在批发市场等流通环节中表现得更为严重。“要根治这个问题,国家相关部门要出台相应的强制性标准进行约束,要有相应的惩戒措施配套。”
对于目前拼配茶及拼配原料配比未标示的问题,朱丹蓬表示,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还是由于利益的驱使,如果公布了拼配茶和原料茶配比其实就相当于公布了成本。在巨额
利润的诱惑下,只要不标配比,一些企业可能会对拼配茶中各原料的比例进行调节,消费者却无从知情成本和品质。呼吁相关部门应该尽快规范这个行业规则。“相比其他行业来说,茶行业价格体系本来就不透明,加上企业不标示拼配茶和原料茶的配比,可以说严重侵害消费者知情权。”
其实,在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有相关规定:如果在食品标签或说明书上特别强调添加了某种或者数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或成分,应标示所强调配料的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表示,不同于其他食品产业,目前茶行业标准化程度还不高,协会也一直推进茶行业的标准化工作。“中国茶行业有六大茶类,茶品的差异化;大产茶区广而分散,种植环节仍以小农经济为主,这就给标准化建设带来一定障碍。协会近几年一直在推动茶园的标准化建设。对于拼配茶及原料茶配比的标示,协会也在积极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