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年终聚会遇冷 演艺市场冰火两重天
2014-01-28   作者:记者 胡伟/武汉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网
分享到:
【字号

  春节前后,不少单位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年终聚会。除了聚餐,节目表演也是大多数公司年会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往年处于年终聚会经济产业链下游的演艺市场也变得红红火火。

  今年,受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反“四风”等政策影响,很多单位都取消了年终聚会。记者近日在武汉走访发现,曾经看似繁华的演艺市场正发生着剧烈的分化,在不少从业者直呼“日子不好过”的同时,有些演出公司却喜笑颜开,逆势上扬。

    演艺策划公司难以为继

  过去,一台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内部文艺联欢会是各单位年会的重头戏,不少人形象的将其称之为“单位春晚”或“内部春晚”。为了追求这台“春晚”的效果,把场面做大,一些拥有策划、编排、摄像等功能的演艺策划公司受到很多单位的追捧。

   “以前这个时候,我们忙得一天跑几场,很多国有企业的年会都是我们操办的。”武昌区一家大型演艺策划公司的负责人宋鹏告诉记者,往年临近年关,都是公司业务的“黄金期”,他们要策划操办10多场年会。但是今年的形势却十分严峻,订单量大幅减少,到目前为止,他只接了3个年会策划活动,预算也由以前动辄十几万缩减到一两万。“我们还算好的,很多策划公司不是裁员就是关门,今年我们这一行真是不好做啊!”宋鹏说。

    演艺人员有价无市

  除了演艺策划公司,青歌赛获奖选手、国家一级演员等省内文艺界的明星大腕过去也是各企事业单位和部门争相邀请的对象。“前几年春节前后排演节目,一些演员不是请假就是迟到,都是年会‘走穴’给闹的。”长江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夏晓华对此深有体会。

  但是,今年武汉的演艺人员却清闲不少。歌手赵宁曾多次获得国家级歌唱比赛的大奖,她告诉记者,往年从10月开始一直到春节,她差不多有接近30场的演出,今年接到的年会演出邀请比之前少了很多。而且,往年政府单位活动比较多,今年基本上都没有了,主要是一些私营企业的演出。她和同行沟通后发现,大家今年的演出活动都有所减少。

  据悉,武汉市场上不同名气的演艺人员收费也不尽相同。稍有名气的演员,一场演出酬劳在5000—8000,而名气较大的普遍在2万左右甚至更高。然而,由于年会的减少,演艺人员这一以往年会的“香饽饽”今年却面临着有价无市的尴尬。

    服装租赁陷入低谷

  在武汉市珞狮北路,记者看到,不足50米的街上差不多有20多家演出服饰租赁店铺。但与以往热闹的场景不同,不少店铺内冷冷清清。松艺演出服饰店的老板龚女士向记者诉苦,她做演出服饰租赁生意差不多有8年时间,今年生意是最差的。龚女士说,根据以往经验,春节前半个月是租赁生意最好的时候,这时也是各单位年会举办的高峰期,一些服装道具如果不提前预定,很难拿到手。但是今年不仅租赁量下滑了一半,而且都是以一天的短租为主。

  同样也从事多年演出服饰租赁生意的刘先生表示,以前一些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单位是主要客户,一天租金过千元,而且租期多为一个星期,但今年几乎没有来自他们的订单,“除了些小私企,今年根本就没有大单位的生意,日子不好过呀。”

    迎合百姓口味实现逆势上扬

   “在整个演艺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我们反而看到了发展的希望。”武汉市演出公司总经理王斌兴奋地对记者说道。作为武汉地区演出界的龙头企业,武汉市演出公司拥有号称“武汉人民大会堂”的武汉剧院。过去,它是武汉各大机关、国企事业单位举办年会的首选场地。“往年春节前后的两三个月,武汉剧院每天都有活动,有时甚至要找熟人才订的下来。”

  但今年情况却大不一样,去年12月以来,到现在总共才有4家单位的包场活动在武汉剧院举行。“其实从去年开始单位的包场就有所减少,但今年尤其明显。”王斌介绍说,面对低迷的外部环境,武汉剧院及时调整了经营策略,通过“三零模式”,即剧场零场租,剧团零演出费、媒体零宣传费,最后三家平分收益。这样一来,整个演出成本降下来,进而使票价大幅降低。

  同时,迎合观众喜好,推出武汉方言喜剧《信不信由你》。此剧在市场反响强烈,平均每场上座率达到70%。据介绍,从去年12月至今,该剧已经在武汉剧院演出15场,总票房突破200万。

    “从过去天天有活动,到现在一个月只有两场活动,我们不仅没有亏损反而逆势而上,关键在我们真正迎合了市场需求,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王斌说。

    贴近市场才是真正的出路

    “由于以往年会支出不透明,存在利益交换的空间加之攀比心理的存在,从而造成了演艺市场长期虚假繁荣。随着政策的调整,之前演艺市场畸形发展所导致的泡沫,将会面临市场直接的冲击,这必然会导致演艺市场暂时的凋敝。只要能完全面向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演艺业在经历震荡、盘整后,就会一定会重新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湖北大学社会学教授张继涛的观点,是很多人的共识。

    其实,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武汉一些演艺公司已经开始改变思路,另谋出路。2013年,长江人民艺术剧院以各种投入方式,共注资打造了14台接地气的商演剧目,主打的精品小剧场话剧,深受观众喜爱,全年各类演出超过450场,比去年同期上涨了75%。长江人艺的院长夏晓华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我们知道依赖以往的包场、团体票来保障票房的路子行不通了,于是我们及时调整策略,本着既贴近市场,又超低票价惠民,培植市场,培育观众的原则来安排我们的一切演出。事实证明,这条路我们走对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演艺产品交易会将于济南举行 2013-10-16
· Moon Machine:MB&F 表演艺术系列首款问世 2012-05-09
· 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发布 演艺动漫等11行业重点发展 2012-02-28
· 美国作者出书披露演艺界名人赚钱内幕 2011-12-30
· 资本导演艺术品拍卖这场戏 2011-06-1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