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拉萨市林周县举荣村围起来的田埂上,只见茫茫草地上成群的绵羊身上标着花花绿绿的记号。每一种颜色代表它们属于一个“牧场主”。牧民们散落在牧场上,悠然地目视着一天天“长”大的羊群。 “我们家一共6口人,承包了24亩草场,现在有大羊209只,这几年的人均年收入已经7000多元了。”牧民曲扎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的“家庭农场”,在西藏已不鲜见。在拉萨市农区大县之一的林周县,作为“家庭农场”之一的“家庭牧场”已经发展多年,并让当地牧民的小康梦不再遥远。 按照农业部的说法,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中亦包括家庭渔场和家庭牧场等。 “西藏的‘家庭示范牧场’发展至今已经有25年。”林周县农牧局副局长云旦介绍说,作为拉萨的产量大县之一,林周县在注重粮食种植的同时,注重加大对农区畜牧业的发展。1988年拉萨市林周县承担了农业部“种草养畜家庭示范牧场建设”项目,经过25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全县种草养畜家庭牧场共有2432户14592人。分别包括牦牛专业户、黄牛专业户和绵羊专业户等。其中以绵羊家庭牧场模式最为成熟。 牧民曲扎给《经济参考报》记者算了一笔账:1988年开始,当地政府研发并向牧民推广了一种彭波半细毛羊种羊,当时曲扎家饲养了15只,当年的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今年我们养了209只,全部成本大概在1.5万元左右,今年的羊毛产量在760多斤,拉萨市羊毛加工企业已经下的订单收购价是每斤13元”。羊毛销售只是曲扎家年收入的一部分,“除了羊毛,去年我们还出售了28只半细毛羊的种羊,每只400元;还有35只育肥羊的销售,每只1200元”。 西藏政府今年年初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2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45元人民币,曲扎家因家庭牧场而收取的人均年收入7000多元的数额已经远远超过自治区的平均数字。 来自《西藏和平解放60年》白皮书的数据显示,2010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38.7元。而依据小康目标的数据含义: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番。除去通货膨胀和价格等因素外,西藏自治区2020年的小康社会目标大概是:2020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00余元。 “我们家距离小康目标不远了。明年,我打算再多养一些,争取把大羊数量增加到300多只。”曲扎笑着说。 记者了解到,稳定的市场收益得益于林周县采取的“种羊场+示范户”的经营管理模式。 彭波半细毛羊种羊的政府研发工作最早启动于1960年,经过48年的改良、选育、育种,2008年最终形成了具有适应河谷农区、半农半牧区气候特征的毛肉兼用半细毛羊,并成为西藏第一个家畜新品种,定名为彭波半细毛羊。 “除了负责研发新品种,我们还组建了种羊场,每年向扩繁示范区和全自治区适宜区推广种公羊1300只。”云旦说。 为了鼓励示范户参与新品种的研发和饲养,去年林周县农牧局向符合一定条件的优秀示范户发放了一次性政府补贴6000元。举荣村64岁的老阿爸次仁云旦说,自己家去年就收到了政府的6000元一次性补贴。 云旦透露,为保证稳固的市场需求,未来林周县准备将市场工作重点放在打造自身羊毛品牌方面,加大对羊毛深加工和细加工环节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