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历史数据是否正常,校准仪器,更换滤膜和纸带,清洗采样头……在河北省张家口市环保局的空气质量监测站,这是小孙每周一次必须做的工作。 小孙是环保局大气自动监测室的工作人员,他和另外四名同事负责张家口市总共4个监测站的日常运行管理和数据汇集传送。从北边的人民公园,到城南的环保局,4个监测站呈“1”字分布,实时监测着城区的空气质量情况。 监测站从外面看上去是一间十多平方米的白色平房,进去可以看到4台冰柜大小的仪器柜——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连接着屋顶上的四个采样头,分别采集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六项指标。在PM2.5分析仪的液晶面板上,显示着浓度、当前流量、采样温度、大气压值等数据,这些数据将通过传输系统传到国家环保部和河北省监测站。 在环保局的环境监控指挥中心,张家口市环保局局长邱建国让工作人员在电脑上打开河北省环保厅网站的空气质量自动发布系统,全省各城市的污染级别和首要污染物就一目了然地显示在大屏幕上。 邱建国点开张家口市的空气质量监测图,向记者介绍说,不论是实时报还是日报,张家口的空气质量都比较好。尤其是从2011年3月开始试点PM2.5的研究性监测以来,PM2.5的含量一直是河北省最低。 实际上,当《经济参考报》记者一路驱车由京张高速进入张家口时,明显感觉到天更蓝,呼吸更舒畅。据国家环保部公布的监测结果,今年1月份张家口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7.2,在全国第一批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中排名第14位,在长江以北城市中位列第一。 张家口市这份“月考”成绩得来并不容易,因为就在几年前,该市还是典型的煤灰型污染城市。邱建国告诉记者,过去张家口家家户户烧小煤炉,2006年以前该市的空气质量还处于超三级,过了八达岭就能闻到重重的煤烟味。当时因为空气质量差而出现三大现象,一是很多人有哮喘病,二是每天都得擦皮鞋,三是沙尘暴天气多。 难以想象,张家口市在几年以前都没有集中供热,存在大量的小锅炉。直到2006年张家口市中心城区有了首个热源——河北盛华化工公司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及2009年和2010年河北大唐国际张家口热电公司2台30万千瓦机组的相继投产,才实现1200多万平方米集中供热,并由此拆除了600多台小锅炉。 从张家口市环保局办公楼向外望去,能看到热电公司的烟囱和凉水塔。通过烟囱里装有的大气污染物自动监测探头,环保局对包括热电厂在内的90多家工业企业进行24小时自动监控。 在环境监控指挥中心一角的“在线监控部”,20台电脑显示屏整齐排开。中心负责人介绍说,一旦企业监测数据出现异常,系统自动报警,相关负责人手机上就会接受到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处理。如果发生了污染事故,则启动应急机制,企业资料和地图等信息通过数据库调出来,环境监察人员立即出动到企业进行现场检查。 张家口市环保局监控的众多企业中,河北盛华化工公司过去是污染大户,而现在成了节能减排的示范工厂。目前,这家企业对位于市区的老厂房继续进行拆除,到3月底老厂区将彻底停产。距离张家口市中心6公里的望山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占地2平方公里的新厂区已经初具规模,红色的大型管道将PVC厂、烧碱厂、热电厂、水泥厂连接起来,形成一套循环经济体系。 河北盛华化工公司总经理刘文献说,这不是简单的企业搬迁,而是进行产业升级,做到没有污染不外排。 通过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等环保措施,张家口市提出将环境质量打造成招商引资的名片。比如一家发动机工厂项目去年落户张家口市,主要原因正是因为发动机制造需要无尘作业,而当地的空气质量能够符合生产要求。 邱建国说,空气和水对于老百姓是最重要的,张家口经济要发展还得依靠生态文明,“希望以后人们提起张家口时会说那里空气好,去享受两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