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加工贸易成本优势渐消 在华韩资向中国内需“发力”
2012-08-24   作者:记者 刘宝森 袁军宝 席敏 济南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网
 
【字号

  从1989年首家韩企来华投资,20年间,韩国一直是对华投资的主要国家,在吸收劳动力就业、促进技术进步、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记者近期在韩国在华主要投资地山东采访发现,在现阶段,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深入,韩企近年来投资规模有所减少,同时韩国企业更加看重中国本土市场。

    成本优势渐消
  山东是韩国在华投资最大的区域,全国约40%左右的韩资分布在山东沿海及内陆部分地区。《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韩资企业密集的青岛和威海了解到,多数在建交初期来这里投资的韩资企业均是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与韩国相比有很大优势,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同时招工难、工人流动性大等问题也日渐凸显,不少韩资企业坦言中国劳动力优势已不复存在。
  1994年在威海建厂生产佛龛的暎林企业董事长姜永逸说,最近三年工人工资水平以每年20%的平均速度增长,大大高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企业能承受的程度。再加上世界经济不景气等其他原因,从2010年至今其企业一直在亏损。
  青岛有进箱包有限公司事务理事崔铉珠说,现在招工难且工人留不住,100个工人中有至少有15个一直处于不断的更换状态。他很担心像这样下去,企业未来如何支撑。
  威海市商务局副局长乔军等人分析认为,韩企投资威海在2008年之前是一个高潮,进入的企业70%到80%以加工贸易为主,看中的就是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如今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社保制度不断完善,肯定会增加这些企业的成本,对经营效益产生影响。
  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外资在中国的“超国民待遇”取消,一些企业反映经营压力增大。在山东西部城市聊城投资的希杰(聊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峰说,从税收角度看,目前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基本一样,税法上外资的税收优惠基本没有。

    地方引资“门槛”渐高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青岛、威海等地走访中发现,对于山东经济速度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来说,曾经是各方争抢宠儿的韩资企业已不复往日辉煌。
  青岛市城阳区商务局副局长纪玲玲说,最近两三年来,韩资对青岛招商的作用已明显降低,目前政府推介活动更加倾向于香港、欧美等地的厂商。“虽然仍然欢迎韩资企业的投资,但是不再像以前那样来者不拒。”
  城阳区前旺疃村是当地韩企比较密集的村居之一,有着30多家中小型韩资企业。居委会委员臧喜德说,以前村里是户户都招商,来投资的韩资企业也口口相传帮助引资,但现在引资也有门槛,针对不同企业类别开始有所取舍。
  在威海,韩资在对外招商中的作用也在减弱。威海市商务局副局长乔军说,韩企投资威海在2008年之前是一个高潮,进入的企业70%到80%以加工贸易为主。2008年之后,韩资不再是威海主要的投资来源国,被香港和欧美所取代。“我们对韩招商重点更倾向于是韩国的大企业。”他说。
  据统计,2007年至2011年间韩对华直接投资年均减少5.4%。仅以青岛城阳区为例,2011年批准韩国项目和合同外资金额同比分别下降43.7%和56.2%,这一趋势近年来一直延续。

    中国内需市场成新吸引力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下,一些企业的转移意愿明显增强,但另外一些企业开始转型向中国内需市场“发力”,成现出新的引资增长点。专家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韩资利用也在转型升级中。
  纪玲玲说,从1989年到今年6月,城阳区商务局一共批准了3366家韩资企业。而今年通过年检的企业有1790个。有不少规模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离开城阳,其中一些转移到越南等地。
  同时,部分留在中国的企业对于是否扩大投资也十分犹豫。在山东另一韩资聚集地威海,威海世一电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软性线路板,行业内世界排名前七。总经理金大逸说,虽然他们已经明确会留在中国,但对是否扩大在华投资他们目前很犹豫。公司曾经将威海市区周边的文登、乳山跑遍,筹划建设一个新厂,但是进展到最后还是停止了。
  但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却更加看好中国的内需市场。近年来,三星、LG、SK等韩国排名前列的大企业纷纷加大对华投资。上半年,三星海外最大半导体生产线落户西安。在威海,也有三星重工、乐天百货等大型韩企投资。业内人士称,这些企业是瞄准了中国的市场,同时受这些主体企业的带动,一些配套企业也在中国扎根发展。
  2007年成立的青岛阿莫泰克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技术含量较高的节能洗衣机电机,并为海尔、惠而浦、大宇等企业供货。该公司中方负责人聂猛说,在众多韩资纷纷撤离之时,他的公司选择投资中国主要是因为看好中国市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洗衣机市场,而政府在今年实施的家电节能补贴政策更是让他们对今年的业绩信息十足,预计销售额将同比增长300%。
  专家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土地、能源价格的上涨已是必然趋势,如果韩国企业不能快速转型,必然和中国企业一样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从单纯出口转向发展中国市场,或是韩资企业转型的典型体现。”长期研究国际经贸关系的山东财政大学教授王蔚说,中国政府部门也应继续优化投资环境,促进韩资企业的这种转变,这也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山东将成立首家韩资律师事务所 利中韩合作 2011-12-22
· 韩流遭遇寒流 韩资悄然撤资 2008-11-24
· 青岛韩资企业发展状况的实地调研(节选) 2008-11-07
· 约三成韩资或打算从中国撤离 以中小企业为主 2008-04-02
· 揭开部分在华韩资企业非法撤离的真相[图] 2008-03-2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