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主流经济学的致命性批判
2011-06-13   作者:左大培  来源:经济参考网
 
    陶永谊所著《互利:经济的逻辑》一书,对当代西方主流的经济理论体系从根本上进行了系统性的批评。
    这一批评是系统的。主流经济理论体系框架上的主要支柱,从个体本位的思维习惯到对政府干预的厌恶,从供求均衡的分析方式到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举凡市场需求曲线的形状、“效用”的主观性质、生产要素“资本”的概念、经济分析中使用的生产函数、对不确定性和时间不可逆性的忽视、个体最优化的原则、市场向均衡收敛的信念、对“囚徒困境”式博弈的轻视、对经济波动周期性的否认、宏观“总产出”及其“增长”的概念、对物价上涨的货币数量论解释,一直到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原理,几乎都受到了否定性的质疑。
    这本书对主流经济理论体系的批评是根本性的,因为这些批评几乎都从主流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前提入手,从而击中了要害。
    主流的经济理论,特别是其中的微观经济理论,是一个完整而严格的体系,这个体系中的理论原理几乎全都是在一系列严格定义的假设前提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由这些假设前提出发所做的演绎推理,构造了主流经济理论中的各种“模型”。主流经济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其中的理论原理的正确性,都建立在这些假设前提的基础上。主流经济学一贯声称它的理论原理是用来解释经济现象的,而主流经济理论之所以不能解释许多经济现象,其原因往往在于主流经济理论模型中的假设前提是不恰当的、不合乎实际的。陶永谊此书对主流经济理论的批评之所以具有根本性,首先是因为它着重说明的就是主流经济理论使用了哪些不恰当、不合乎实际的假设前提。
    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形成的过程中,对其研究方法和基本假设前提的批评几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在最近30年中,我国的经济学界过于急切地要从西方全盘引进其主流的经济理论,以致忽视了主流经济理论在解释许多经济现象上的无能为力,忽略了引进对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根本性批评,更缺乏本国经济学者对主流经济理论恰当的根本性批评。对主流经济理论的迷信和根本性批评的缺乏,导致了很多中国经济学者对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缺乏思想准备。在这样的环境下,由纯粹中国本土的经济学者写出的这样一本书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它象征着中国经济学界分析和思考能力的提高,象征着中国经济学界正在走向成熟。
    陶永谊早年在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时,就专攻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现在的这本著作,显然是他早年钻研的进一步发展。文中的批评不仅有着抓住根本的深度,而且有着通俗易懂的写作风格,这就使本书有了极高的可读性。
    熟知当代主流经济理论最新发展的经济学家可能会回应本书的批评说,主流经济学界已经考虑到了某些批评所揭示的问题,他们通过“放松”其理论体系中的许多假设而发展起了许多新的模型,从而以新发展的理论原理容纳了这些批评中所说的情况。
    尽管如此,本书中的大部分批评仍然有其根本性的意义。在我看来,特别是本书中对个人理性假设前提的批评,有关市场趋于均衡还是趋于震荡的讨论等,都有着主流经济理论无法容纳的性质,因而都对主流经济理论有着致命的摧毁力。接受这些批评的主张,当然可以提高经济理论解释现实的能力,但是接受这些批评同时也意味着放弃推导主流经济理论时所使用的那些最根本的假设前提,而这又会导致否定主流微观经济理论的几乎所有的基本原理。
    正如本书所说明的,当代主流的经济理论界已经将人的理性行为概括为“追求的目标相互一致、使用的手段与追求的目标相适应”。真正“适应”目标的手段应当是在程度上“最”适应目标的,而手段最适应目标,也就意味着最优的行动。正是由于假定个体都是这样理性的,当代主流的经济理论才将其几乎一切的理论原理都构建在个体最优化行动的基础上,才如此地热衷于以最优化的数学模型来描述人们的经济行为。这样的理性是进行任何最优化数学计算的基础,对不具备这样理性的人,根本就不可能用最优化的数学工具来说明他对自己行动的筹划。主流经济理论又正是在这样的个体最优化行动的基础上,说明整个经济如何达到均衡,并且将现实的世界说成是似乎时时处处都处于均衡之下。
    本书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系统地说明了,在我们这样一个现实的世界上,完全的理性和均衡都几乎不可能存在。正如书中所说,“喜新厌旧、朝三暮四似乎是人类的天性”。而当代的行为经济学恰恰说明了,类似“朝三暮四”一类的行为,正是非理性的行为。本书归纳了与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风格相近的心理学测试的结果,说明在人类的经济行为中,甚至是在股票市场这样的金融资产买卖中,都普遍存在着从众心理与服从权威、激情选择与事后后悔、估值偏转、跨期选择中的贴现率差异、思维定势与心理误区、偏见与判断误差等非理性的现象。在这个基础上总结人们非理性行为的不同模式,说明在这样的非理性行为下投机活动如何导致市场震荡并越来越远离均衡,这正是本书的引人入胜之处。不过我这样的经济理论家,最看重的还是本书如何通过说明这些非理性的经济行为而说明了主流经济理论为什么对现实如此的没有解释力。
    我们现在需要从根本上对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体系的系统批评。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辩论和比较,以便在整个中国经济学界形成一种清醒的认识,知道哪些对主流经济理论体系的根本性批评是最准确、最恰当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使经济理论和经济学发展成一门确实能够造福于人类的真正的科学。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揭秘外国人是怎样读书的 2011-06-03
· “欢乐课外活动营”六一主题读书活动 2011-05-31
· 世界读书日,别让书虫独自狂欢 2011-04-26
· 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2011-04-22
· "世界读书日"百种优秀图书推向市民 2011-04-22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鲁政委:资本项下全开放时机未到·[思想]厉以宁:怎样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