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注重“不由自主”的经济因素
2011-06-01   作者:钮文新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当中国开放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的独立性已经大幅削弱。在许多问题上“不由自主”的成分越来越多,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的现实,并采用一切“非常规手段”趋利避害。
  2001年之后,中国经济逐步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困扰,逐步转向正常,并于2003年“非典”之后进入一轮高速增长轨道。表面上看,这一轮持续了五年之久的增长源自中国的内在动力。但是,如果我们现在站在国际大环境当中回头去观察那轮增长,我们的结论可能会完全不同。
  2000年,美国的网络股泡沫破灭了。从那时起,美联储开始快速减息,而长时间维系低利率政策。美国房地产泡沫所带来的财富效应,使得美国公众严重地“透支消费”,并以此维系了美国经济连续5年的高速增长。
  美国要消费,但它们的消费品从何而来?尤其是一般性消费品,美国根本就不生产,80%都要从中国进口。伴随着出口大增,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暴涨也在情理之中。所以在我看来,2003年到2008年,中国的“经济过热”,其实是美国“消费过热”的必然结果。这个结论恰好解释了为什么中国那时的“经济过热”,是由于“出口过热,投资过热”引发。
  这是中国经济“不由自主”的典型案例。
  如何治理这样的“过热”?说实话,如果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中国根本找不到有效的方式。比如,“紧缩货币”应当是传统经济学告诉我们的办法。但是,只要美国人的消费方式不改,而世界上又找不到可以替代“中国制造”的消费品供应者——即它们不停止从中国进口,中国经济“热度”就根本压不下去。
  2007年就很典型。那时,央行拼命紧缩货币,紧缩信贷,以致企业资金高度紧张。但是,它们是否因此而减少出口?没有。它们用“加速周转、提高效率”的方式对抗货币紧缩。结果是,在“竞争激烈”和“快进快出”的作用下,出口商品价格一路走低,更加刺激了美国人的“无度消费”。
  再有,货币条件的收紧推高利率,迫使人民币刚性升值,以致“热钱”大量流入国内,炒高了股价和楼价。甚至形成“越紧缩热钱越多,越对冲越对冲不过来”的恶性循环。
  说实话,如果不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房地产泡沫和消费泡沫一起崩盘,中国经济的“热度”恐怕不会因为中国紧缩而消退。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上一轮中国经济“过热”是外需拉动的结果。
  可以肯定,解决中国经济“不由自主”的根本方法就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但要彻底实现这样的转变谈何容易。
  中国有天然的优势,就是内需市场巨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转型”的风险就小。具体应当如何?那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短短的几行字可以说清楚的。中国需要全新的、适合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总之,办法有,但需要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只要领导者愿意着力去研究,“妙招”就一定会层出不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经济实体对政策紧缩感受强烈 2011-06-01
· 注重“不由自主”的经济因素 2011-06-01
· 经济危机让CEO宝座更牢靠 2011-06-01
· 经济实体对政策紧缩感受强烈 2011-06-01
· [经参观察] 经济实体对政策紧缩感受强烈 2011-06-01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鲁政委:资本项下全开放时机未到·[思想]厉以宁:怎样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