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不倒》通过一幕幕生动的场景描述,向读者展现了金融危机后美国主要监管机构和投行的众生相。雷曼是如何一步步地自断生路,监管机构是如何在“政治正确”的牵绊下做出选择,各大投行又是如何在人人自危的环境下力求自保,在这部作品中都有所涉及。作者试图揭示美国经济萧条如何发展成全球金融危机的内在根源。
奇特的“大而不倒” 《大而不倒》不易读。53万字、600余页、20小节、无小标题、没有金融类图书常用的黑体字突出重要观点,读者必须自行掌控阅读线索,并将数百个主角和配角的复杂活动一一穿插起来。 《大而不倒》类似电影放映式,在一个个场景之间紧张切换;各场景中所展现的主要内容,是不同人物的思索与对话,勾勒出主宰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命脉的华尔街与华盛顿之全景图像。当然,也得益于作者安德鲁·罗斯·索尔金这样独具匠心的写法,才能使金融危机及其复杂性,通过生动而多元、温和而诡异、矛盾而“和谐”、淡定而躁动的复杂故事画面,得以充分呈现。 顾名思义,《大而不倒》着眼于对2008年金融危机及其反思,讨论了一个至今仍存巨大争议的问题:大型金融机构究竟应不应该为其市场行为担负足够的责任,接受包括破产在内的市场选择?笃信自由市场理论的经济学家在这一点上的看法是一致的,强烈反对政府机构任何形式的救助行为,在他们的理论框架之中,救助诱发道德风险,并造成市场不公的危害性。 除此之外,美国主流经济学家也深信,市场行为的风险,完全可以由市场控制。事实上,金融危机中的美国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也笃信。无论是《大而不倒》中,还是其自传《峭壁边缘》的回顾,他都坦承,他完全高估了华尔街对风险的认识能力和应对水平,低估了大型金融机构破产或面临破产危险对一国乃至全球金融体系的震荡程度。要知道,这样一个高估和低估,在形式上由选民主导的美国,将产生不可控制的政治和社会风险。 正因为低估了风险及其震荡,才造成亨利·保尔森为代表的美国政府在政策选择上顾此失彼、左右为难。《大而不倒》一书中的前半部分,重点着墨描绘了亨利·保尔森及华尔街各路精英(包括雷曼兄弟掌门人富尔德),是如何因估计失当,而不断错失救援(自救)良机的。甚至可以说,恰恰由于有意规避“大而不倒”嫌疑,而放任雷曼兄弟破产,才造成金融海啸彻底演变成一场难以控制的全球风暴,导致美国官方不得不跟随市场形势而被动投入,以拙劣的“添油战术”,花费更大的代价,去救助问题更为深重的其他投行,从而形成了“大而不倒”的奇特现象。
谁来为金融危机买单? 雷曼兄弟掌门人富尔德在接受美国国会质询时,抱怨称,“每当我看到政府采取非常规错失挽救系统内的其他公司时,就对政府没有同样对待雷曼感到无法理解”。富尔德是《大而不倒》一书中,除了亨利·保尔森之外“戏份”最多的主角,其狂妄、天真的行为特征必然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他说前面这番话,可能是发自肺腑的,但对于在是次危机中遭受更大损失的投资者及雷曼员工而言,又不能不说带有矫情和为己开脱的味道。包括富尔德在内,华尔街的精英其实非常清楚,资产证券化及其衍生产品为市场注入活力、提供更广阔盈利空间的同时,也加剧了其脆弱。《大而不倒》多处提到,华尔街的精英们根本无法准确掌握风险,分析工具和公式也帮不到这个忙。 很显然,由深切厌恶政府干预市场布什政府,在不断被动的应付市场危局的情况下,已经看到了金融体系及实体经济崩溃的危险前景。最后,不得不动用他们本意绝不想使用的手段:2008年9月19日,亨利·保尔森宣布“问题资产援助计划”(即TARP),美国政府提供大量担保和直接购买缺乏流动性的资产;同时宣布对全国所有的货币市场基金提供担保,“以阻止投资者继续抛售手上的货币基金”。《大而不倒》一书对此评价说,“值得庆幸的是,在保尔森的问题资产援助计划和考克斯的短期做空禁令推出后,美国政府最终控制了金融危机的蔓延。” 尽管如此,在亨利·保尔森们硬着头皮救市过程中,美国国会两党的一些政客,利用拯救、救市行动必须国会批准的程序,以捍卫自由市场为名,从中掺杂私利,从而大大延缓了美国监管当局的效率。 谈到这里,就无法回避造就“大而不倒”现象的本质:包括美国国会两党诸多人士以及曾经长期混迹于投行并亲自操刀设计多款金融衍生产品的亨利·保尔森,还包括前面提到过的“倒霉蛋”富尔德,正是因为他们在过去几十年间齐心协力废除了约束金融机构混业经营、无序扩张的管制条款,为纷繁复杂的衍生产品开出经纪许可,才使多家大型金融机构一边高歌猛进、一边泥足深陷,挟裹了国家利益、公众利益、全球投资者利益和行业公信———废除管制并将自由放任最大化的政银两方,为“大而不倒”的后果兜底,有什么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