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时光即将穿透2010年、投射到2011年。在这样一个临界点上,人们往往停下匆忙的脚步,来品味即将过去的一年:它沉淀了什么?展望新的一年:它将要展开什么新的画卷?正是基于这种愿望,本报今日起推出年终系列特稿,冀望和读者一起品味过去一年,那些在经济领域让我们激动的、思考的、奋斗的、疑惑的点点滴滴;展望新的一年里可能的发展方向。12月13日推出的是第一篇年终特稿,此后本报将陆续刊发其余年终特稿。
 
  买方中国扬帆出海 “冲浪”全球资本
中企海外并购额已居全球第二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徐卫卿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综合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及企业实力的增强,国内不少民营公司和国有企业坐拥巨额资金,企业压抑的并购需求在金融危机后得到了释放,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海外并购重组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未来几年必将保持高增长。
成功率不及50% 并购风险须警惕
   虽然成绩不菲,但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之路也绝非一帆风顺。据德勤2010并购报告统计,超过50%的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未取得成功,无法达到增值的底线,充分表明海外并购交易非常复杂,而且具有难度。
向价值链上游发展 提升海外竞争力
   如果说2009年中国资本掀起的海外并购热潮,是源于金融危机之后“抄底”的冲动,那么2010年,中国企业希望通过收购海外企业,来提升自己在价值链中地位的意愿更加凸显。……[全文]
 
  浮躁与沉淀 中国企业经历成长“阵痛”
野蛮的成长
  在经历了30多年粗放式发展后,中国企业正酝酿着全面转型。但长期不健全的市场环境,让中国企业在肆无忌惮地发展的同时,迟迟找不到转型的节奏。于是,面对日趋完善的法规、日渐成熟的市场、日益稳定的行业格局,中国企业的发展开始找不到方向。
激烈的碰撞
   中国企业在完成了企业“成长期”的快速发展后,开始逐渐遭遇发展瓶颈。以往在宽松环境和不健全市场中形成的种种“陋习”,一时间很难改正。这让企业变得浮躁,甚至过度膨胀,最终丧失必要的应变能力。
迷失的自我
   当中国企业在困境中选择了粗暴的方式,与所谓的“内部敌人”和“外部对手”较量后,最终发现,自己的利益不但没有保全,反而深受其害。……[全文]
 
  十年捕鼠患不绝 基金信托责任何时归
密集发行、花样翻新难掩尴尬业绩
  而若以今年前11月3.2%的CPI为比较基准,234只股票型基金中跑赢CPI的仅有77只,占比仅为32.9%;而若与2.75%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相比较,234只基金中有153只输给了银行储蓄,占比高达65.4%。
公募衰弱 私募崛起
   截至目前,包括变更、离职以及增聘等各种形式的基金经理变动在内,全年共出现了近400起基金经理变动公告,平均每天发生一起。
十年鼠患不绝 基金监管谋变
   入冬之后,包括郑拓、李旭利和许春茂在内的三位投资总监级重量基金经理被调查的消息正不断在市场上流传,包括交银施罗德、光大保德信、国海富兰克林等多家基金公司也牵涉其中,新一轮的基金严打风暴似乎正在酝酿之中。……[全文]
 
  A股“熊”冠全球 价值发现机制待重塑
2010:“说谎”的中国股市
   Wind统计显示,若以250个交易日为限,在有统计数据的2032只股票中,仅有863只涨幅超过了3.2%,占比42.5%。也就是说即使投资者意志坚定,始终拿好一只股票,也仅有4成的投资者跑赢了CPI。
新金融工具:失效的纠偏机制
   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推出,一度令市场赞声一片,不少专家认为这能让市场交易者无论在牛市还是熊市都可以获利,并最终帮助市场发现价值。然而,股指期货4月16日推出后,到7月1日短短51个交易日内,沪指从3159.67点一路下跌至2373.79点,累计下跌791点,跌幅达到了25%,上演了全年最为惨烈的一波下跌。
A股:扭曲的估值体系
   退市制度形同虚设,二级市场缺乏有效淘汰机制,壳交易外衣掩护下的‘空手盗’游戏,致使垃圾股投机猖獗、股价高企不下,这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一级市场新股发行定价水平。是购买肮脏的壳上市,还是干干净净地IPO,这便是新股发行定价与垃圾股股价的比价效应。……[全文]
 
  资本“逐鹿” 农产品牛市袭来
农产品涨价浪潮汹涌
  天气灾害、成本上升、游资炒作、国际因素……究竟谁制造了餐桌上的疯狂,答案已是众说纷纭。什么“张悟本的养生说推高了绿豆价格”,什么“经销企业开会串通涨价”,这样有些吊诡的论调也流传开来,似乎推高农产品价格大涨的“幽灵”无处不在。
涨价背后资本潜伏
   记者对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的调查发现,大量以前炒股票的人开始“炒蔬菜”,有的电子交易市场的主体不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企业,而是投机者,导致部分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有期货业内人士表示,9月份以来农产品以及一些挂牌交易的农产品期货价格上涨明显,与一段时间内流入市场的资金量比较大,导致市场过热有较大关系。
调控“组合拳”挥向农产品
   随着“国十六条”和各地各部门调控政策的相继出台,农产品价格应声而落。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第二大任务。刚刚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提出,明年要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谷贱伤农,米贵伤民”,在农产品调控过程中,如何协调社会各群体的利益,如何保证农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则不是单单通过平抑价格所能解决的。……[全文]
 
  房地产业之惑 楼市僵局待破
房价烫手房产税持续发酵
  虽然房产税话题一直持续发酵,但有关房产税出台后的具体效果,业内也存在不同看法。有专家认为,现在市场对房产税改革的期望值有些过高,对房产税的效果也有些夸大。实际上房产税开征可能达不到很多人预期的作用,在很多征收房产税的国家里,照样存在房地产泡沫。
政策频出调控难降楼市虚火
   即将过去的2010年,从中央到地方,调控政策在房地产市场上可谓着墨最多的一年,从年初刺激政策的退出,到4月中旬的“史上最严厉调控”,再到9月底的新一轮调控,调控的主基调贯穿着整个2010年。
厘清逻辑破解僵局需对症下药
   在力度空前的调控压力之下,楼市虚火为何难降呢?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过剩的流动性是搅乱一池春水的最重要推手。而房地产调控各利益相关方的角力注定紧张而漫长。中国指数研究院预计,2011年房地产业调控不会放松,房价不稳,政策不止。“有些变化不是立竿见影的,我们需要更长的时间,以更平常的心态、更多的耐心才可能看到这些政策的调控效果。”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说。……[全文]
 
  启动消费引擎 中国进入“刘易斯拐点”关键期
城乡消费齐头并进
  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增长速度迅猛,估计中国可能在两年内成为世界第三大居民消费国;消费的崛起不仅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提供有力支撑,更为全球经济的再平衡贡献巨大。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从近年来“民工荒”的频繁出现,到多家出口制造业标志性企业大幅提薪,再到波及全国的调高最低工资,许多专家认为中国已进入“刘易斯拐点”区间。
所需要的不只是钱
   大力发展消费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增加消费者的收入,尤其是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这才能使得人们的消费行为建立在更加稳定的预期之上。但现状是,除了国家、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的收入分配结构持续失衡外,企业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全文]
 
  人民币汇率:博弈乱局中跳出中国舞步
汇率乱局:外部压力由“单音调”转向“大合唱”
   汇率战的背后实质上是世界各国对全球最终需求的争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金融部门通过过度举债为全球提供最终需求。危机爆发后,随着美国金融的去杠杆化,全球最终需求显著萎缩。发达国家想把本国最终需求留在国内,但新兴市场国家仍想在发达国家最终需求中分一杯羹。
升值预期:热钱相伴潮落又潮涨
   “热钱”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不论是金融大鳄索罗斯在香港开设办公室引起的市场骚动,还是央行行长周小川一句无心的“热钱池子”引起的广泛讨论,都显示出市场对于这一词汇的敏感程度。
中国舞步:“漂亮”跳出自身节奏步法
   在“内外压力”均不可小觑的2011年,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如何跳出自身的漂亮舞步,是个不小的难题。众多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人民币汇率改革仍会在“主动、可控、渐进”三性的框架下进行,如何引导市场形成更为合理的汇率预期、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一个长远的课题。……[全文]
 
  货币政策:审慎灵活格调下的平衡之道
基调:货币政策重新回归稳健
   过去两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非常之举”,现在中国经济已企稳回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应及时退出。
审慎:明年新增贷款不低于7万亿
   不少宏观部门官员和经济学家预期,明年的M2和信贷控制目标应维持在今年的水平,但在机构的眼中,即便信贷控制目标设置在7.5万亿仍是实质紧缩。
灵活:操作随机应变数量工具优先
   针对四季度货币投放增速过猛等问题,央行货币政策已体现出灵活的特点。央行一方面通过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效调控市场过多流动性;另一方面,则对加息比较谨慎,以避免货币政策对经济造成过于猛烈的冲击。……[全文]
 
  外贸:在激荡中走向平衡
现实:全年增速或超25%进出口超预期恢复
   对于绝大多数撑过了“寒冬”的外贸企业来说,2010年终于迎来了破冰的“春天”。手里的订单开始多了起来,赶上圣诞节的订单,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对于从2009年一片惨淡中走过来的他们来说,这种忙碌是久违的了。
激荡:汇率战贸易战交织
    今年以来,中国饱受贸易保护主义的干扰,成为“重灾区”。欧美日等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过于温和,国内经济矛盾凸显,政治压力加大,这使得他们选择高举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将国内矛盾转嫁国外。
锤炼:于绝处寻生机外贸企业积极转型
   2010年春节长假之后,不少手握订单的外贸企业却突然紧张起来——以前的工资水平已经招不到工人了,缺工现象非常严重。中国工人的劳动报酬长期偏低,这份积压已久的压力终于释放。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展望:扩大进口走向更加平衡的贸易
   展望明年的外贸形势,虽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外部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现阶段,无论是从平衡贸易、减少外汇储备风险的角度,还是从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角度,重视进口都无疑是一项外贸领域重要的战略布局。……[全文]
 
  大国投资:由规模转向效率
明年投资增速将放缓
   细数2010年投资领域的关键词,“4万亿”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词汇。考虑到明年中央仍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预计固定资产投资仍将是拉动明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增速将有所放缓。
新兴产业:下一个“4万亿”?
   10月19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作为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业内普遍认为,未来中央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面的投入将不亚于的4万亿。
民间投资等待“激活”
   民间投资是2010年投资领域的第三个关键词。专家表示,民间投资真正大规模启动,才是支撑经济长期向好的最重要因素。2011年,靠政府投资主导的局面要改变,投资主体必须实现“换位”,要着力于激活民间投资力量。……[全文]
 
  通胀如野马嘶鸣 但仍在驭手掌控中
涨!涨!涨!
   今年,在流动性过剩、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资源价格上调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我国物价总水平不断攀升,CPI连创新高。物价上涨,不但成为百姓街头热议的话题,也成为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
驾驭:艰难的博弈
   面对CPI高企,相关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控措施,遏制物价快速上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摆在政策制定者面前的难题依然存在:既要遏制物价过快上涨,防范通胀;又要避免对实体经济造成过大的不利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明年通胀仍在掌控范围内
   高企的CPI无疑为明年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挑战,但是有机构预测,通胀形势仍在掌控之内,在国家不断加强物价调控、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等因素的作用下,2011年物价压力虽然依然存在,但通胀相对缓和,持续高通胀的风险很低。……[全文]
 
  欧美“蝴蝶”或引发全球资本大迁徙
全球资产价格大幅震荡
   12月8日,国际市场上演了这样一幕,现货金价、银价纷纷走高,银价更是创30年来历史高位,涨至30.650美元。仅几个小时之后,金银双双剧跌,银价一度跌至28.42美元,前后几个小时,跌幅超过7%。对于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来说,这并不新鲜。
“美元”与“欧债”效应耦合
   巴克莱银行一位分析师此前表示,“如果没有第二轮宽松,美国经济可能更坏,而且只要经济没有好转,第N次量化宽松都有可能。”这一论调正中伯南克的“下怀”。伯南克随即表态,有可能收购更多的债券。这就意味着第三次量化宽松的来临只是时间问题。
全球资本或将大迁徙
   摩根大通已上调新兴市场2010年全年度流入的预估金额,由500-550亿美元上调至700-750亿美元。美国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表示,即便近来新兴市场债随着全球风险意识升高而稍有回落,但资金却仍持续进驻,显示市场对于新兴债仍具有相当信心。……[全文]
 
  2010:摇摆在“平衡木”两端的世界经济
通胀与通缩的拉锯战
   在巴西,家庭主妇玛西亚有点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在超市货架上,巴西豆的价格,竟然比自己上次购买的时候贵了30%。居住在巴西利亚卫星城的玛西亚家境贫寒,她的先生给一位有钱人当管家,她靠给人做钟点工贴补家用,每个月都得量入为出。作为主食的巴西豆调价,对她简直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资产泡沫催生国际买房人
   美国纽约近日举行了一次专以华人富豪为目标的“观楼团”活动,推销曼哈顿上西城的新建豪宅。活动吸引了200多名华人报名参加,最后到场也有150人,协办活动的地产商表示,这是公司有史以来观楼人数最多的一次,大大出乎他们意料。
2011年凸显“滞”与“胀”的全球破坏性
   对于目前全球经济体通缩与通胀并存的局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所长陈凤英认为,这是由两大经济体系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结构的不同,以及复苏步伐不同造成的。而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更助推了热钱向新兴市场的涌入,从而加重了新兴市场的通胀压力。……[全文]

 

 □2010基金大事记

  4月21日 证监会发布《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鼓励基金以套期保值为目的参与股指期货交易。
  8月29日 60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2010年半年报披露完毕,基金业上半年总计亏损4397.5亿元,引发社会舆论对于基金行业的集体围剿。
  9月6日 证监会通报三起基金“老鼠仓”处理情况,长城基金原基金经理韩刚成为国内首位因涉嫌“老鼠仓”而被刑拘的基金经理。
  9月29日 原交银施罗德总经理莫泰山正式离职,基金经理频繁变动,公募基金人才流失再度引发了公募基金改革的思考。
  11月1日 证监会就《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降低了基金独立销售准入门槛。
  11月11日 浙商基金公司在杭州开业,截至目前,国内基金公司数目已经达到了62家。
  11月16日 国务院办公厅向证监会、公安部、监察部、国资委、预防腐败局转发了《关于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的意见》,五部委开始联手打击内幕交易。 

 

 □2010中国证券市场大事记

  3月31日融资融券交易试点正式启动;
  4月16日股指期货正式上市;
  7月3日紫金矿业集团所属的紫金山铜矿发生污染事故,紫金矿业瞒报长达9天,引发社会舆论围剿;
  7月15日农业银行成功在A股上市,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改上市成功收官;
  9月30日证监会、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商业银行在证券交易所参与债券交易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批准启动上市商业银行进入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进行交易;
  10月12日证监会出台了《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新股发行第二阶段的改革启动;
  11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向证监会、公安部、监察部、国资委、预防腐败局转发了《关于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的意见》,五部委开始联手打击内幕交易。 

 

 □粮安则天下安

   “粮安则天下安”,粮食生产安全关乎一个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乃至政治稳定与国家安全。尤其是在当今全球粮食生产供应趋紧、“粮食危机”阴霾不散的形势下,各国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更是不遗余力。以美国为例,尽管其各领域现代化水平冠居全球,仍采取包括农业补贴、价格支持及耕地保护等行之有效的举措保障生产者利益,促进粮食生产,进而实现其对本国粮食安全的保障。作为传统农业大国,中国当局对于粮食安全向来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便曾说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被历届中央高层多次引述。中央一号文件连续7年专属“三农”,持续加大对“三农”投入力度,仅在2010年一年,中央便对“三农”投入8283亿元人民币。须看到,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有其复杂性和艰巨性,在12月22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便历数出诸如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特大干旱、低温寒潮、严重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等2010年威胁粮食安全的因素,这些不仅让国人意识到成绩的得之不易,更要居安思危,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威胁保持高度警惕,建立保障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

 

 □楼市调控任重道远

   临近年底,各地楼市纷纷出现上涨态势。据媒体报道,12月18日北京两个楼盘开盘,其中一个项目销售“先到先得”,竟有不少购房者通宵排队;另一个项目,则是7000组客户“抢购”800多套房源。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今年以来北京二手房住宅成交19.25万套,虽然成交量比2009年同期下降28.8%,但由于均价上涨等因素,交易总额却明显超过去年。除北京外,多个热点城市的楼市12月以来也出现了一定的“升温”情形。房价上涨压力挥之不去,楼市调控不断面临考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人日前坦承房地产调控面临六大难点:城镇化带来住房刚性需求,民间资本投资领域过窄,全球化热钱涌入与人民币升值影响,房产持有环节税收制度缺失,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各地经济发展存在差距。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今年8月开始,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中的外资数额便显著增长,11月更是首次单月突破百亿元,环比增长34.48%。上海一家房屋中介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5月以来,九成境外人士购房选择一次性付款,“他们并不完全看重房价的涨跌价差,选择不贷款方式入场,可以更便利地赚取汇率差”。

 

 □中国居民消费率偏低

   中国社科院发布《社会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居民消费率降至35.11%,处于世界偏低水平。蓝皮书指出,据世界银行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低收入国家居民消费率平均为75%,高收入国家平均为62%,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57.5%。而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率为26.75%,农村居民消费率仅为8.36%。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分析说,近五年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一直呈下行趋势,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率特别低。尽管采取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措施拉动消费,但由于收入分配结果不合理,城乡、行业、群体之间收入分配不公与差距过大,对拉动内需、提振消费的作用还是不够显著。对此,蓝皮书建议,2011年应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稳定物价,保障民生;不断壮大中产阶层规模,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尤其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规模在2010年大幅增长,是一个很重要的成绩。但是,必须看到,在跨境贸易增长中,主要是进口贸易增长较快。在存在显著人民币升值预期的背景下,谁都愿意成为人民币资产方,谁都不愿意成为人民币负债方。这就意味着,在人民币汇率机制变得更具弹性、人民币远期汇率市场更为发达之前,人民币的跨境贸易结算仍是“非对称”的繁荣。可以说,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客观上会倒逼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自去年7月6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始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五城市试点以来,今年6月22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由上述五城市扩大到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吉林、黑龙江、西藏、新疆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试点业务范围包括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不再限制境外地域,企业可按市场原则选择使用人民币结算。今年7月,央行又在香港,与中银香港签署了修订后的《香港银行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与香港金管局就扩大人民币贸易结算安排签订了补充合作备忘录。此次签署的修订后的《清算协议》,容许香港人民币存款可与银行间往来转账,并取消企业将港元兑换为人民币的上限。此举进一步促进了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发展。

 

 □2011年 六个难题

  一,全球结构性滞胀进一步凸显,全球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二,全球复苏速度不平衡。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复苏较快,成为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之源,先进经济体则相对迟缓。
  三,前一阶段推动经济复苏的两大动力正在衰减。国际机构称,企业调整库存和政府的刺激经济政策的效果已经逐渐消退,宏观经济政策的操作空间有限,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仍未形成。
  四,高失业率依然是最大难题。IM F总裁卡恩在不久前的一次讲话中,把当前的形势概括为“失业危机”。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IM F预测在2011年美国的失业率仍将高达9 .6%,欧洲为10%。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成为经济决策者的头号政策挑战。
  五,金融稳定出现倒退。在最新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IM F指出全球金融体系仍处在异常不确定的时期,而且仍是经济复苏的大敌。在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如何管理国际资本流入和流出将是一项重大挑战。货币政策的不协调成为金融市场动荡和不确定的根源。
  六,世界经济面临着各自为政局面。在国际金融学会总裁查尔斯达雷华看来,现在的世界经济步入了一个令人担忧的阶段。各个国家加强合作的政治意愿下降,贸易保护主义行动增加,甚至有可能发生汇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