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上半年将加大货币收缩力度
经济学家巴曙松谈货币政策如何回归“稳健”
2010-12-06   作者:记者 刘振冬/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全年M2增长控制在15%左右 新增贷款控制在7万亿左右

  持续了两年的货币政策宽松期正式划下休止符。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对2011年经济工作作出最新部署,指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基调的确立是否意味着政策调整又将来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何回归“稳健”?《经济参考报》记者就此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
  巴曙松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学者,曾担任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他认为,在四季度经济增长基本面偏强背景下,政策决策在应对通胀压力时可能更为坚决。由于明年上半年通胀压力较大,期间货币收缩力度相对较大。预计2011年总体回归稳健的货币政策将采取总量对冲、增量控制与适度升值、谨慎加息、适当管制流入资本的对策来收缩流动性,并管理通胀预期。全年M2增长将控制在15%左右,新增贷款控制在7万亿左右。

  操作 收缩货币将是必然方向

  收缩货币将是必然方向,但是货币收缩的节奏会相对谨慎,保持一个渐近的步伐,预计2011年上半年的货币收缩力度相对较大。

  《经济参考报》记者:虽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已经定调,但过往的经验表明,“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有不同的操作倾向,时而偏紧时而微松。在目前各级政府重点“防通胀”的大背景下,应如何理解“稳健”的内涵呢?
  巴曙松:2011年宏观政策的基调是,在货币政策方面强调回归稳健和常态化。在经济处于新一轮上行周期、M1增速仍处高位的情况下,为避免出现目前由局部供给冲击引发的食品价格上涨转换成全面通货膨胀,预计2011年总体回归稳健的货币政策将采取总量对冲、增量控制与适度升值、谨慎加息、适当管制流入资本的对策来收缩流动性,并管理通胀预期。
  管理通胀预期的对策之一在于,货币政策基调总体回归稳健、财政政策着眼于积极推动结构转型。也就是说,2011年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原因在于管理通胀预期,防止全面通胀。在经济上行周期,货币流通速度会趋于加快,存量流动性的释放节奏也会加快,这容易使目前短期内的供给冲击变成明显的货币冲击。因此,尽管短期内货币政策能否抑制通货膨胀尚存疑虑,但对于控制通货膨胀预期而言,却是必要的选择,所以收缩货币将是必然方向。
  但是,货币收缩的节奏会相对谨慎,保持一个渐近的步伐,而且由于2011年上半年的通胀压力较大,经济上行的动力相对较足,因此,预计2011年上半年的货币收缩力度相对较大。目前的调整节奏仍处于相对温和的“存量对冲”阶段,即主要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和央行票据的发行、以及信贷的窗口指导等进行存量的收缩。

  增量 M2增长应该控制在15%左右

  “增量控制”旨在保持一个适当的M2增长率和信贷增速。预计明年的M2增长应该控制在15%左右,而新增贷款应该控制在7万亿左右。

  《经济参考报》记者:您认为明年的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应该如何设置?就您刚才提到的“增量控制”而言,明年M2的增速和新增贷款会控制在什么水平?
  巴曙松:管理通胀预期的对策还在于,对银行信贷和外汇占款进行“增量控制”。“增量控制”旨在保持一个适当的M2增长率和信贷增速。预计明年的M2增长应该控制在15%左右,而新增贷款应该控制在7万亿左右。
  按照历史经验,如果明年经济增长率在9%至10%之间,通货膨胀率在4%至5%之间,在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主基调下,明年M2增速将大致与经济增速和通货膨胀率之和相等,从政策趋势看,预计可能不再预留灵活调控空间。那么,如果相对应的信贷规模收缩到7万亿,推算的假定是明年的外汇占款占比将保持在40%左右。
  目前,有两个关键的不确定性,它们主要来自于:其一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海外市场持续的流动性过剩和低利率环境可能加剧国际资本流入,因此增量控制仍需要考虑辅之以相应的资本管制措施;其二是信贷投放节奏的不确定性,如果认为2011年前两个季度的经济增长压力不大,但通货膨胀压力较大,那么信贷投放或许在这两个季度适度收紧。


12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围绕货币政策和"十二五"主线布局 2010-12-03
· 货币政策调整期待“精细化操作” 2010-12-02
· 明年财政和货币政策可能不变 2010-12-01
· 尽早让货币政策回归本位 2010-11-29
· 货币政策不宜急松急紧 2010-11-25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刘敬东:中国管理稀土资源不违反WTO规则·[思想]财经洞察:透视爱尔兰危机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