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人民币尚不能自由兑换,但无论从官方部门还是私人部门来看,人民币都出现了境外使用的“事实上的国际化”现象。但在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之前,其国际化的程度必然是十分有限的。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第一、官方对人民币的使用状况。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在清迈倡议(CMI)下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同其他国家、地区签订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中均使用了人民币,截止到2007年7月,中国在CMI框架下同东亚有关国家签订了总额达235亿美元的双边货币互换协定,其中有相当大部分使用了人民币。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又同韩国等6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货币互换协定。同时,尽管人民币尚未实现自由兑换,但一些周边国家的央行已经在其储备中增加了人民币。从2006年12月开始,菲律宾央行以及马来西亚、韩国和柬埔寨的中央银行陆续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 第二,私人对人民币的使用。从私人部门来看,人民币在境外的流通首先集中在港澳台地区。其中,港澳地区的人民币滞留存量约占全部人民币境外存量的一半左右。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与港澳地区经济贸易联系以及旅游、探亲活动的日益密切,人民币的流通规模日益扩大,特别是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增强,港澳地区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2008年6月,新台币与人民币的双向兑换扩展到台湾全岛,在每人次不超过2万元人民币的限额下,台湾居民或游客和外国人都可以在台湾岛内兑换人民币。2008年12月,海峡两岸正式实现了“大三通”,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在台湾的流通和使用。 此外,一些周边国家和地区同中国边境贸易往来的增加和旅游业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人民币在境外地区的流通。分析表明,截止到2007年,人民币边境贸易的跨境流通规模已经达到810亿元,中国游客在亚洲的消费支出达到1780亿元。目前,在一些周边国家,人民币的当地流通规模已经相当可观。蒙古国流通中的现金约有60%是人民币。 另一方面,在国际金融领域中,除了港澳地区办理人民币个人存款业务以外,中国大陆金融机构在香港地区的发行债券业务,也极大地促进了人民币的境外流通;另外,2005年10月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发行了两只熊猫债券,2006年11月15日,国际金融公司第三次发行了熊猫债券。 第三,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近年来,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不断提升,但人民币在国际外汇交易中却未露头角。在1995-2007年间国际外汇市场交易量中各币种所占份额,可以看出处于前5位的交易币种始终是:美元、欧元(或者德国马克)、日元、英镑和瑞士法郎,占比高于160%,而且货币兑换主要是美元和以上几种货币,占比高于55%。从近十几年来国际外汇市场的发展来看,前5位的位置基本上无本质性的变化。货币的国际市场地位与其国家自身的经济条件息息相关,从这方面看,人民币实现国际化之路将十分漫长。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障碍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需要许多必备的条件,如经济规模、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及其实力、政治和军事实力、货币内在价值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外部交易网络的便利性,等等。目前,仅就一些微观的条件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困难和障碍仍然十分明显。 第一,外汇市场发展的水平很低。从人民币外汇市场建设方面看,2005年的“7·21”汇改后,中国外汇市场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其规模和水平依然十分有限。 从外汇市场交易品种分布来看,美元、欧元和英镑等强货币均以掉期交易为主,即期交易所占份额仅为三成。而人民币在外汇交易中则主要以即期交易为主,掉期交易仅占7%,体现出中国外汇交易市场仍十分不成熟,交易品种单一,虽然在短期内有助于减少外汇市场炒作所带来的汇率风险,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影响力的提高。 从中国外汇市场的交易规模分析,根据BIS的统计,2007年中国大陆的日均交易量占国际外汇市场比重在传统外汇市场上为0.2%,在衍生品市场的占比为0;香港特别行政区占比分别为4.4%,0.9%;台湾的占比分别为0.4%,0.1%。在所有的交易货币中,人民币占比仅为0.5%,港元占比2.8%,台币占比为0.4%。在银行间外汇市场,2007年的总交易额超过了2万亿美元,同比提高了接近90%。外币掉期的2007年交易总量达到0.3万亿美元。远期交易量在2007年交易总量则仅为0.02万亿美元。相对于国际外汇市场日均3.2万亿美元的交易量来讲,中国外汇市场的交易规模极为有限。 第二,货币可兑换性与资本管制。开放以来三十年的人民币的可兑换进程,是一个渐进的、透明的并且稳步采取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缓慢过程。1980年代,中国正式实行改革开放后,就逐步加大人民币可兑换的推进步伐,但基本上是属于在探索中前进的过程。 对于实现资本帐户下的人民币可兑换,中国也一直没有停止努力。1996年后,中国政府在完善金融体系和监管制度建设的同时,一直采取比较宽松的态度引进资金,只是对资金流出限制较多。2002年后,开始缓慢放开资金流动限制。这十几年来,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兑换有了很大进展。在现阶段,中国资本项目的一半左右仍然受到管制,一半左右的跨境资本交易对居民和非居民开放。 第三,金融体制改革与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众所周知,美元之所以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货币,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国拥有比欧洲、日本更为发达的具有广度和深度的金融市场。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尚无自由的利率形成机制,因而中国不存在类似于美国联邦金率、英国官方贴现率和日本隔夜拆借率的基准利率,仅开放了几个关键的并非由市场决定的短期银行间利率。中国人民银行的利率政策对整体利率结构只有有限的影响力。金融体制改革的落后显然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例如,伴随着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不仅需要建立通常的输出与回流渠道,而且也需要创造条件允许外国投资者购买人民币证券。按照货币国际化的经验,高度发达的本国国债市场是货币国际化的坚实基础。本国国债发行实现市场化,能够确定无风险的国债收益率,为其他债券的发行奠定定价基础,在此基础上如果汇率逐步实现浮动、资本管制有序放开,才能导致有广度和深度的外汇交易市场的形成,使投资者能够对冲或匹配不同的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这样才能促进本币作为计价货币、媒介货币和储备货币功能的充分发挥。在这方面,中国显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事实上,现阶段中国在金融发展的稳定性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矛盾。尽管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资本项目的开放应当按照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宏观经济及微观经济的成熟程度稳步进行(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发达国家(地区)如欧洲、日本分别在1961年和1964年实现了经常项目货币可兑换,但直至1980年左右,英国、法国和日本才基本完全放弃外汇管制。新兴市场国家如韩国和泰国则分别在1986年和1990年实行经常项目可兑换,到1996年和1993、1994年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如印度这样的经济转轨绩效较好的经济体,从1991年开始转轨到2002年才实现卢比资本帐户可兑换。但在目前的中国,特殊的经济社会结构等制度性因素使得“稳定”的意义格外重要。一旦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过于强调经济金融发展的稳定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和资本项目自由化的进程。而这一进程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
|